走进一栋半透明的"卧地大厦"你会看到,一件既能当工作装又能穿去休闲娱乐的中装,一把以香港地道饮食"大排档"文化和中国古家具"交椅"为蓝本融合设计的折叠椅,一间可以和老夫子同框合影的港铁车厢,一辆满载港式"百年老字号"食品的模拟美食车……这些都是11日开幕的文博会2号馆“文化消费·时尚文化馆”里香港馆的特色,香港展团带来了融合中西现代文化气息的日常生活产品和设计,内容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现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香港文化创意气息与人情味。据悉,香港馆亦是驻粤办于今年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之一。
古今中外的文化相融交织
由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设计的多款具东方元素的"皆一·知性中装"首先出现在"卧地大厦"的顶层,它们的特色在于中西融合,在面料和裁剪上,遵照西方服装的标准,在细节做抽象的东方元素点缀,不仅适合正式场合穿着,也可穿去休闲娱乐。
杨棋彬介绍,这些中国特色体现在领口、袖子等细节处,这样设计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从年轻人开始穿出自己的文化特点,"服装的意义就是把人的生活变得美,而美有很多标准,含有东方元素的中装很好的展现了文化身份。"
在展馆里,一把以香港"大排档"文化和中国古家具"交椅"为蓝本融合设计的"领贤椅"吸引了不少人注意,设计者黄竞介绍,这样设计让人在享受香港代表生活文化之余,还能体验现代居室里的传统遗韵。黄竞认为,"很多人以为新中式就是拿一些老的材料过来改一改,我认为不是这样,现代好看的设计不一定是老式的,我们的设计就可以让榫卯结构和软包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很好把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
创意闪现在生活的多方面
下载一个"老夫子拍照"APP,乘坐港铁,老夫子就能直接坐在你旁边,将手机镜头对着座位,镜头识别到左方墙上的照片,老夫子和大番薯就会走到你身边坐下,你们就可以合影同框了。据介绍,这款拍摄扩容实景的手机程序是专门为文博会设计的,参观香港馆的观众下载至自己的手机,就可以与虚拟的香港原创卡通人物"老夫子",坐在地铁座椅上拍照留念,给参观者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具有香港特色的漫画和整个空间设计之间的交流。
"老夫子漫画展现出了香港人每天遇到的事情,贴近生活,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会更有生活气息。" 谈到为何选择老夫子漫画,负责香港馆内部的规划和平面设计的黄竞如是说。
"食"是一辆模拟美食车,摆设了了15款充满东、西方及香港本地特色的美食车食品,这些食品来自15位厨艺高超及创意独特者创作的菜单。
而香港馆本身就是一件匠心独运的设计品。香港人大部份的生活几乎都发生在大厦里面,香港馆是一座躺卧在地上的大厦,地库是商场和地铁站,里面包含着香港人衣食住行的故事。因此在"大厦"底层就是"行"和"食"。据香港建筑师阮文韬介绍,香港人就是生活在大厦,用一些很便宜的半透明材料作为外观,再把衣食住行放在里面。"它就像香港,外表'冷酷',但其实里面很有人情味,人在里面走,从外面看隐隐约约人影浮动,很有香港味道。"阮先生说。无疑,香港馆里各种富有中西文化气息、时尚色彩和创意亮点的日常生活文化产品,也正是一种时尚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体现。
文化创意产业亦是香港重要经济动力。香港人利用创意,推动香港在电影、电视、音乐、设计、建筑、广告、数码娱乐和出版与印刷等领域建立独特优势。香港特区政府驻深圳联络处主任邓月容表示,"香港的国际化和与世界不同文化创意的高度接轨,加上深圳创意设计的产业基础,香港和深圳在创意产业上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并优势互补,能一起拓展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见习记者】祈觊
【摄影】朱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