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不只南京,广东这些城市也实力证明“书中自有黄金屋”

南方+

文|有料哥

前些日子,网络上的一些说法总是让我们困惑,如“花大钱念书还不如买套房子”“学历高的在找工作,学历低的在收租子”等等。  

学历不值钱了?远远没有房子值钱了?并不是这样。有料哥可以很负责地说:学历依旧值钱,知识依旧是力量!  

因为房价而带来的人才流失,正在被不少城市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政策,对所需要的人才给予购房的优惠。  

5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布《关于明确住房限购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对于非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这一通知被视作南京限购“放宽”的标志。  

有料哥注意到,将购房和学历挂钩并非南京首创,在咱广东就有不少城市有类似的政策。远的不说,上个月东莞出台的限购政策中就对学历等事项有着类似的规定,只不过不是免除社保,而是将年限从两年减至半年。而在东莞之前,珠三角的中山、珠海也曾有相似的限购规定。省内的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也给予了人才一定程度上的购房补贴,帮助他们“安营扎寨”。  

南京:硕士学历直接买房  

首先,让有料哥快速为您介绍一下新鲜热辣的南京政策。  

通知指出,对于非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职称(含副高级和正高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如提供与在宁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则购房时不需提供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证明。  

之前的规定是怎样的?有料哥翻阅南京市政府网站,发现今年3月15日公布的《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证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购买住房”。

东莞中山珠海:将楼市限购和人才政策进行“绑定”  

其实,将楼市限购和人才政策进行“绑定”不是南京的首创,咱大广东的好几个城市更早出台相应的规定,待有料哥好好说道说道。  

东莞:  

4月10日,东莞市政府网站公布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在限购条件中明确要求非东莞户籍居民家庭需要提供两年内在东莞连续缴纳一年以上个税或社保证明。  

但通知也提出,非东莞户籍居民家庭成员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能提供东莞市内工作单位劳动合同以及购房之日前两年内在东莞逐月连续缴纳半年以上社会保险证明的,可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  

中山:  

非本市户籍居民购买首套新房,需提供半年以上个税或社保证明,但对于属于规上限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等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企业法人代表签名的劳动合同及本市社保证明,就可以购买首套新房。  

珠海:  

今年4月初发布的限购政策明确提出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需要5年个税或社保证明,但博士后研究人员、取得《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证书》的青年优秀人才等需购房的非本市户籍高层次人才,不需要提供纳税和社保证明。  

广州深圳:高端人才可获购房、租房补贴  

面对深圳、广州较高房价喘不过气来的各路人才,看到东莞、中山、珠海的一系列政策多多少少都会心动,类似的政策势必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人才的流动。  

人才关系城市长远发展大计,广深才不会白白将人才“推出去”。虽然没说为人才购房资格“松绑”,但为高端人才提供了补贴“大礼包”。  

广州:  

为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去年出台实施,对8大类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9类服务。  

据此,只要满足一定前置条件的、暂无落户意向的非户籍国内外优秀人才,成功申领人才绿卡后,可在购房、子女入学、职称评审、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绿卡制度规定,凡符合本市引进人才需求,每年在本市创业或工作超过6个月的,非广州市户籍的境内居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及外国人,持中国护照、拥有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且国内无户籍的留学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本市有合法住所,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申领人才绿卡。  

同时按照规定,拿到绿卡后,非广州市户籍的境内居民可享受广州市户籍居民待遇购买自住房。  

深圳:  

买房贵、租房贵,不少在深人才如此感慨。为此,深圳去年11月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在人才安居保障上有较大突破,释放不少“大招”。  

根据《措施》,深圳未来5年筹集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房,供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来深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租住,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补贴。  

杰出人才可选择600万元的奖励补贴,也可选择面积约200平方米免租10年的住房,选择免租住房的,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并取得深圳户籍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在享受相关奖励补贴的同时,可选择最长3年、每月最高1万元的租房补贴,也可选择免租入住最长3年、面积最大为150平方米的住房。  

对于新引进人才,也有适当的租房和生活补贴。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可申请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其中,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而在深圳工作的外籍人才、获得境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人员和港澳台人员,也在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松绑”其实为“揽才”  

有料哥记得,上个月东莞的政策一出,便招来了不少“差评”。曾有媒体刊发评论文章,称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低学历劳动者的歧视,也有违‘人人平等’的法律精神。但不论是东莞中山珠海的限购宽松政策,还是广州深圳的补贴大礼包,目的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人才”。  

对于这种人才购房的优惠政策,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帧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等资源的选择肯定会存在。这种区别有其利好之处,高学历的人才势必也能为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而这种必然的市场竞争,就可能会出现在购房、入户等相关领域,市场竞争是允许的,只要竞争不是恶意,不是带来歧视性的,是可以接受的。  

有料哥也觉得,各个城市如此“出招”也有一定的道理。过去产业跟着城市走,人才跟着产业走。进入创新发展时期,产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追着环境走。广东、全国各市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安居乐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对广州市“人才绿卡”十分关注并点赞,“广州人才绿卡可以吸引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可帮人才解决家属安置、买房、子女入学等问题,我们可以跟他们说,在北京、上海暂时入不了户的高端人才可以来广州。”  

根据媒体报道,东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学历、职称等放松限制的初衷就是希望释放东莞“重视人才、渴望人才、希望留住人才”的信号。  

其实,除了政府在“揽才”,企业也在努力帮助人才安家落户,高昂的房价正在促使科技巨擘们帮助员工们得到一个栖身之所。  

腾讯为在北上广深买房的员工提供最高可达50万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在其他城市买房提供最高25万元的贷款。阿里巴巴更进一步,在杭州自己的地盘上建造了380套房子,采取抽签方式,中签的员工能以市场价的约2/3买到一套住房。  

所以,别再觉得学历不值钱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后跟有料哥念一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策划】不烦

【撰文】肥二 肥三

【校对】罗健鹏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