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察之最 | 警龄最长的民警

南方法治报
+ 订阅

深圳警队,现有民警两万名。不管是从事刑侦、治安、消防、反恐,还是人口、出入境、公交、交通安全的民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忠诚”。

自5月10日起,《南方法治报》与深圳市公安局联合推出《探寻深圳警队二十最民警系列》报道,共同探寻警队内“警龄最长”、“精通语言最多”、“扎根基层时间最久”等各类民警。

每周三探寻报道一名“之最”民警,连续20期图文并茂地讲述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匡护正义、除暴安良、精诚团结、勇于担当的精彩从警故事。

王敏

现年60岁,从警40年,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莲花派出所二级警长,先后在福田公安分局一科、深湾水上派出所、皇岗派出所、保税区派出所、巡警大队机动中队、特勤大队应急中队、机动训练大队六中队、莲花派出所工作。

“七二”式警服照

“八三”式警服照

“八九”式警服照

“九九”式警服照

5月8日19时35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饭过后深圳市民中心广场热闹了起来,孩子们追逐玩耍,大人们休闲健身,一片其乐融融、和谐幸福的景象。一名巡逻民警走到广场北侧的一级巡段签到箱前一笔一画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叫王敏,是深圳市公安局莲花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也是深圳警队警龄最长的民警,而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仍带病坚守在一线。他说自己是老党员,要发挥余热,站好最后一班岗。

两次病发脑梗仍坚守一线

王敏在巡逻途中提醒收工回家的工人注意安全

王敏与辅警在市民广场上的警务e站执勤

市民中心是市政府主要办公机构,旁边市民中心广场是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现已成为深圳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作为重要的安保场所,工作压力非比寻常。“我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对于市民中心广场的巡逻防控工作一点也不能松懈。”王敏说,市民中心广场是“安保第一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巡逻时他的每根神经都是紧绷着的。

2008年3月,王敏在市民中心广场执勤时突然感到浑身乏力,走路不稳,被送到医院救治,后被诊断为脑梗塞,甚至还一度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但经过及时抢救和一段时间的恢复治疗,身体稍微好转的王敏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半年后王敏二次病发脑梗塞,这次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他,然而他康复后依然回到了熟悉的广场上巡逻。如今,王敏的胃、肝、胆、肾都患有毛病,甚至有的器官做过手术,但他仍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对于身体抱恙为何还坚守在一线的问题,王敏笑着说,“警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哪里需要我们就上哪里。我从警40年,身体都还只是些小毛病,已经很满足了。当年和我一起入警的战友也有不少早已离开了人世,而我自己还能干到退休,相比很幸福了。”

从2006年至今,王敏已经在市民中心广场上待了11年,只要一上班,他都会在广场上为大家服务。一有外地人前来问路,王敏绝不嫌麻烦,有时候还会直接带着路人找到附近的办事窗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市民中心广场北侧警银亭辅警小张告诉记者,王敏每天要和大家一起处理很多繁杂的任务:巡逻、应急处突、接处警……“老王经验丰富,工作又仔细,有他在,我们安心多了!”

机智果敢破特大盗车案

40年如一日,王敏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华灯初上,市民晚饭后出来遛狗,出来巡逻的王敏在签到箱前签到

1999年至2006年8年间,王敏分别担任过福田公安分局深湾水上派出所、皇岗派出所、保税区派出所所长,担任所长期间,他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还协助成功破获一宗特大货柜车盗窃案,追回10辆深港两地牌的货柜车,挽回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共计上千万元。

2001年5月22日凌晨,深湾水上派出所民警和保安员在渔民村巡逻时,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正在盗窃停靠在村里的一辆货柜车,随即将其抓获,并从其身上搜出盗车工具一套。

从抓获的嫌疑人身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王敏挖出其背后的团伙以香港人为首,勾结内地不法分子从事盗销香港货柜车拖头的不法活动,该团伙先后在福田、罗湖、龙岗、皇岗口岸等地作案16宗,盗窃各类货柜车16辆,销赃到广州。

2001年6月2日,王敏在广州伏击抓获了销赃团伙的主要成员李某辉,并和同事将该团伙已经销赃的10辆车追了回来,亲自从广州运回深圳还给了失主。

“在基层,就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王敏说,十几年前深圳的治安管理水平还不高,其负责辖区的城中村入室盗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而当时警力严重不足,为此他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将村里的保安集中起来分成三个小分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很快,城中村的治安得到明显好转。

福田警队历史的“活字典”

华灯初上,王敏带着辅警在广场上巡逻

1975年,出身警察之家的王敏受父亲的影响,放弃了已从事了两年的教育工作,考入了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圆了自己的警察梦。1977年,王敏顺利毕业加入了梅县警队。1982年,深圳经济特区刚成立两年,为了支援深圳警队的建设发展,王敏参加了深圳警队第二批选调考试,并光荣地成为了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的首批民警。同年10月,王敏拿着介绍信到福田公安分局报道时,却被带到福田派出所,王敏这才知道,福田公安分局当时还在筹建之中,并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

“我经历了福田公安分局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王敏说,福田公安分局成立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当时临时办公场所是借用福田派出所的,甚至连厨房都没有,而是在派出所空地用竹子搭建了一个竹棚,每次做饭还要靠民警出去捡柴生火。

1983年,福田公安分局正式成立。“当时福田公安分局周围除了一片片工地外,都是荒地、山丘。”王敏回忆道,当时民警外出办案的交通工具主要靠自行车,都是骑着自行车外出巡逻。一旦遇到下雨,自行车车轮沾满黄泥就无法骑行了,民警只能骑着自行车出去,扛着车回来。

“白色、橄榄绿、灰色和蓝色,这是我穿过的四款警服的颜色。”王敏说。从警40年,警服在王敏身上更替过4次,每一套警服承载着不同时期的责任,而他,始终不忘初心地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

记者 钱文攀 通讯员 卢笑 张奎 任冠元 杨文涛

编辑 贺依茜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