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市交委发布《深圳市互联网自行车发展评估分析报告(2016.10-2017.0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收集了摩拜、ofo、小蓝、小鸣4家互联网自行车企业平台数据,采集了16546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围绕互联网自行车在投放及发展中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互联网自行车企业的规范服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
01
7家企业在深投放车辆已超53万辆
单车日均使用量259万人次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在深圳投放互联网自行车的企业有7家,注册用户量超1052万人,投放车辆超53万辆。单车日均使用量达259万人次,日均周转率5.4次,日均骑行总里程502万公里。根据目前深圳2000万人口测算,意味着平均每两位深圳人,就有一位是共享单车注册用户。
02
优化深圳交通出行结构方面
成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工具
经测算,深圳自行车交通出行分担率由2015年的8%提高至目前的10.7%,慢行交通分担率由53%提高至54.1%。
从互联网自行车接驳轨道/常规公交日均出行需求来看,全天接驳出行量约123万人次/日,约占日均骑行总量的一半,互联网自行车已成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工具。
03
对减少碳排放具有积极作用
全年可减少小汽车里程约7.5亿公里
《报告》显示,约9.8%的互联网自行车使用群体从私人小汽车转移而来,日均出行量约21万人次,全年可减少小汽车行驶里程约7.5亿公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9万吨。
04
压缩非法载客电单车经营空间
可减少约1万台载客电单车
互联网自行车弥补了部分公交服务薄弱区域的空白,有效压缩了非法载客电单车的经营空间,每日放弃采用载客电单车出行的用户量约21.2万人次,可压缩约1万台非法载客电单车。
05
从投放的区域分布来看
共享单车投放覆盖深圳各区
其中,宝安区投放量最多,达12.7万辆,占总投放量的24.4%;盐田区、坪山区、大鹏新区投放较少,均不多于0.3万辆。
与此相对应的热点出行区域,第一圈层为罗湖、福田、南山,其中深南东路、文锦中路和东门中路,福民路、益田路、东涌路,和深南大道、南山大道、南海大道、沙河街为热点骑行通道;第二圈层为宝安(新安、西乡)、龙华(龙华、民治)、龙岗(布吉、坂田),其中新安五路、西乡大道、海城路为热点骑行通道。而这其中,西乡街道在所有街道中,单车的使用强度为最高。
来源: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