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县委书记到“公益草根”,陈行甲这几年经历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宣布投身公益的陈行甲说,“选择的这一条(路),我要一直走到天涯。”网络资料图

素描

陈行甲,1971年1月生,湖北兴山人。从湖北大学毕业后回到兴山县做公务员。十年后考入清华大学脱产攻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10月起,履职中共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2016年12月辞职,2017年5月6日宣布投身农村公益。


“中场休整结束。”5月6日,陈行甲,这位曾走红网络的前湖北巴东县委书记,沉寂半年后,在朋友圈宣布自己将投身公益,并自诩为“公益草根”。

陈行甲曾向南都记者引用“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看法,称人生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分上下两个半场。他觉得自己的上半场过得很充实———“我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出来读书,读到县城,读到武汉,读到北京,还读到美国去了,回来有机会这么一步一步,做50万人的县委书记。”

现在,陈行甲的下半场开始了。他透露,进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任教的他将从事农村公益,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问题。

走红县委书记的激情与愤怒

陈行甲进入公众视线,是因为一篇发言稿。

2015年3月,在湖北巴东县纪委五次全体会议上,陈行甲作了一场“很另类”的讲话。后来,这篇发言稿以《县委书记陈行甲的激情与愤怒》为题在社交媒体上被传开,并被《人民日报》微信公号等转载。

这篇文章中,他措辞严厉,罗列管理的辖区内的不良风气,点名批评当地官员。很快,文章阅读量24小时内就突破了10万。

事实上,平素的陈行甲总是脸带笑意,穿白衬衣,一副书生模样。有同事笑言,“一看就是城里来的”。了解陈行甲的人透露,他是“文艺青年”,弹吉他,记日记,写诗,还喜欢唱英文歌。

陈行甲事后告诉南都记者,写这篇讲话稿时,心情既激动又愤怒。也正是这篇文章,后来将他卷入舆论漩涡。对他的言论,有人点赞,有人称他“作秀”。

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为拉动巴东旅游业发展,陈行甲亲自代言。他说,巴东太穷了,广告费出不起,要学格力的董明珠,不请明星,自己做代言人。

当年,陈行甲出演MV《美丽的神农溪》,获得73.5万次网络点击率。2016年,他演唱并发行歌曲《巴东之恋》,歌词里重点推介了巴东旅游。他说,“巴东虽远,景是美的;吾声虽low,心却是真的”。

到了2016年6月,为了推广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赛,陈行甲手持巴东旅游的宣传旗帜,从三千米高空跳伞。后来,他在朋友圈回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飞翔”。自然,非议声依然难免。

担任巴东县委书记期间,陈行甲曾接受南都记者采访。面对“作秀”质疑,他回应,自己不想再继续当“更大的官”了,“剩下的任期里,还是会把县委书记做好,争取在人生的下半场里过得更有意义”。

离职在任5年“不负本心”

陈行甲是湖北兴山人。1992年,从湖北大学毕业后,回到兴山县做公务员。十年后,31岁的陈行甲考入清华大学脱产攻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他称,清华毕业后,在北京拿到了很体面的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

陈行甲由此开启自己人生的上半场———官场。

2006年,陈行甲进入湖北宜昌市发改委,后担任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等职。调任巴东县委书记前,陈行甲曾任宜都市委副书记、市长。

巴东地处长江中上游两岸,地处鄂西,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资料显示,巴东县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县,约有50万人口,其中贫困人口17万。

在巴东履职的五年里,陈行甲行事高调,除了录制MV和跳伞推介巴东旅游,还曾推动长江巴东网改版,还在巴东县委宣传部成立网络办公室,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反馈。

“感谢众多的网友们,感谢你们满怀热情地鼓励、监督和批评,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2016年离职时,陈行甲接受采访时特意感谢了几位最“狠”的网友。他说,“特别感谢石头、虫子、小只只,你们爱之深、责之切,一直坚持从批评角度发声,对我的工作是很好的帮助”。

也许是性格使然,陈行甲辞职时也颇为高调。2016年12月2日,陈行甲用朋友的公号推送了一篇名为《再见,我的巴东》的辞职信。信里,陈行甲突然宣布辞职。他写到,在巴东工作这几年,自己拼尽全力,“不敢说自己不负苍山,但敢说自己不负本心”。

措辞犀利,还接地气,陈行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甲粉”。

对于他的辞职,很多人表示很理解。一位“甲粉”就在微博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陈行甲趁有激情时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给自己一种崭新的活法!这种勇气,值得敬佩。”

转场听从内心召唤投身公益

背着“网红”标签的陈行甲,辞职后一度沉寂。

5月6日,他在朋友的微信公号推文《你好,我的下半场》重回公众视线。

5月7日,陈行甲在接受南都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自己辞职后就去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任教,“我未来主要从事公益社会政策的研究,还有教学工作”。

资料显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比尔·盖茨、牛根生等五位中美慈善家联合倡议成立,曾获得过多家基金会的共同捐资。董事会主席由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振耀任院长。

陈行甲说,做公益的想法萌生于辞职前,专职从事公益也是熟虑后的抉择。他称做出这个选择还有一个原因———自己的草根背景。

上月,陈行甲和伙伴们在深圳成立了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致力于贫困地区儿童大病救助和教育关怀。5月8日上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工作人员陈晓颖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系陈行甲的个人行为。

陈行甲介绍,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目前已在深圳市民政局完成注册流程。按照规划,该项目将在试点地区与政府、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社会开展深度合作,以实现区域内贫困儿童白血病的免费治疗。

他透露,实现贫困儿童白血病免费治疗是一个在“旧集装箱里”起步的项目,前后筹划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此外,他想在平民教育培训、复兴乡土文化、发展乡村产业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索。其中的乡村建设试验计划“我要看到你”,旨在改善家庭照顾系统,修复乡村社区照顾系统等。

陈行甲说,“这是我公益人生的起点,我带着回归的心,虔诚地从零做起。老实说,我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子,有多少成算,但是我愿意全力一试。”

谈及辞职做公益,陈行甲坦言,家人一开始肯定会有不理解,老父亲当时就发了火,“我向他说了自己的公益想法,最终他同意了”。

5月7日晚,陈行甲的湖北大学师弟张留在电话里对南都记者说,陈行甲是个很“真”的人,无论考研究生、回家乡,还是做公务员、辞官,到现在选择做公益,“在人生关键节点上,他都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在最新一篇微信文章里,陈行甲说,“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也许另一条小路一点都不差;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

对于目前从事的公益事业,陈行甲认为“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好的时机了”。他写道,“我选择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嵇石

【实习生】李一凡 梁耀丹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