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丹灶激活“民间招商局”,把招商引资列为“头号工程”

南方+ 记者

佛山南海日前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1—3月,南海区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121个,计划投资总额287.2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丹灶镇第一季度继续以打造“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为抓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引入项目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3.47亿元,同比增长15%。为引进“大、优、强”项目,该镇出台扶持政策,激活“民间招商局”,鼓励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全民招商。

大金智地片区是丹灶重要的招商引资载体。丹灶供图

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增两倍多

今年第一季度,丹灶引进的项目包括丹灶新城美的翰湖苑商住综合体、大金智地联东U谷企业加速器(二期)、诺米定制家居功能五金生产基地等产业配套或产业载体项目,以及舒驰工业容器、格美电动扫地车、御戎北斗等离子钠灯、彬宇汽车零部件、保特罗玻璃机械、中邦工业无纺布、华永泰LED光电、拓取激光设备、新南达铝型材加工等科技型企业。

该镇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工业投资3.2亿元,同比增66.7%。

统计显示,该镇第一季度工业投资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已投产企业的再投资项目,如佛山华翔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6亿元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增两条线成型生产线,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佛山三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为配套一汽大众生产力,进行二期项目的建设,提高自身产能;新南达电缆有限公司为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投入2500万元新建铜材加工车间等。

“工业投资的增长,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经济抱有信心,也是我镇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点。”丹灶镇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东U谷引入了不少科技型企业。丹灶供图

近年来,丹灶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以力合星空·728创域、广顺新能源大厦为孵化平台,以联东U谷·佛山南海国际企业港、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欧洲中小企业园为加速平台,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为产业平台,形成“创客空间—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现代企业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圈。

在此背景下,该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从2014年19家升至2016年47家,三年增长258%;发明专利的申报量也大幅提升,从2014年53件升至2016年163件,三年增长308%。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该镇预计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根据第一季度的摸查,预计全年约有20家企业有意向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另外,我镇隆创光电科技创业团队、公安消防部队单兵定位与现场指挥系统研发团队等创业团队申报了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预计今年南海区的‘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会有更多的创业团队申报。”

专项政策激励全民招商

为争取引进“大、优、强”项目,丹灶将招商引资列为“头号工程”,计划围绕建载体、创模式、整土地、强队伍等方面,夯实创新创业基础,强化汽配等产业优势,为项目进驻储备空间,做足准备。

除了继续推进大金智地、联东U谷、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日本中小企业园、欧洲中小企业园的建设或扩容,该镇拟结合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建设品质品牌园区,满足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以及产业化的市场需求,强化载体招商。该镇出台了《丹灶镇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器发展扶持办法》,对该镇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企业提升的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器以及加速器内进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申报认定并予以奖励扶持。

在早几年就已实施统筹招商的基础上,丹灶继续优化整合全镇招商队伍,建立招商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统筹镇属公司、村居、行业组织等招商资源,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全面推动制造业、文旅、农业等领域招商;并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激活“民间招商局”,鼓励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全民招商。

该镇还进一步“走出去”招商,提高上海、深圳驻点招商工作水平,不断延伸招商触手;同时成立丹灶镇集体土地整备中心,充实土地整备队伍,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储备工作,加大土地整合清理力度,整合产业规划、前期开发、招商引资、土地入市和物业管理等资源,为“大、优、强”项目入驻做好充分准备。

丹灶汽配行业今年有望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丹灶供图

◎亮点

汽配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汽配产业是丹灶的重点产业之一。从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该镇汽配行业在今年有望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经过多年的发展,丹灶形成了汽配产业以日资汽配为主、大众汽配为辅的格局。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2月止,该镇规模以上汽配企业产值累计为6.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46%,其中,日资汽配企业产值累计3.3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9.72%;6间大众汽配企业产值累计1.8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52%。

同时,汽配产业对该镇的税收贡献率也很高,根据南海区2016年度纳税大户榜单,该镇共有24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其中有9家是汽配企业,占比达38%。

汽配产业的增长与汽车市场的需求直接挂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7年我国汽车市场增速为5%;同时该镇内的汽配企业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国内汽车制造厂商,今年以来,三友、华翔、英利、马瑞利等汽配企业都计划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扩大产能。

【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张君浩 卓越冰

编辑 何锦欣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