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飞机一半以上部件国产,上游原材料个股受益显著

证券时报

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计划将于5日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

5月4日,中国商飞公司组织媒体进行C919大型客机首飞前集中采访座谈活动。C919型号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周贵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C919型号飞机整体国产化率可以达到50%以上,其中包括国内企业和国内外合资企业在国内的本土化生产。

海通证券表示,C919大飞机是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的大规模应用,其中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 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12%;钛合金和其他铝合金的用量也分别达到了9.3%和18%。另外,机舱内部将首次启用芳砜纶纤维制作椅罩、门帘,将使得飞机减重30公斤以上,每架飞机能够节省超万元成本。上游相关原材料上市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受益显著。

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机体结构件方面,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国产化率较高。中航工业集团承担了C919飞机大部件的主要制造任务。机头由成飞公司制造,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由洪都集团制造,机翼由西飞公司制造,后机身和垂尾由沈飞公司制造,前、主起舱门由哈飞公司制造。

上游原材料壁垒较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原材料个股受益显著,推荐宝钛股份。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自C919 大飞机项目启动以来,已先后承担了国家Ti-3Al-2.5V(TA18)管材、热处理的Ti-6Al-4VEIL厚板、处理的Ti-6Al-4V合金型材、TB5板材工程化研制四个DK型号用材料研制任务。中游方面,中航工业集团与美国GE 的合资公司昂际航电将为C919提供综合航电系统的设计,也将带动我国机载设备技术的发展;中航工业集团在国内一枝独秀,受益最大。

编辑 刘俊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