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21地市空气质量排名来了,这些城市被要求今年要达标!

南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天朗气清的大广东再度引发朋友圈们点赞。

不过,有料哥了解到,广东空气质量改善步伐还将继续,作为南粤新名片的“广东蓝”,今后还有望越来越多哦。

5月2日下午,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部署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抓好广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清远、揭阳等空气质量未全面达标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督促当地党政一把手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抓,争取尽快达标。

此外,省环保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度实施方案》。这份全省今年的“治气”蓝图,给全省各地市定下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小目标”。

敲黑板,划重点!

《方案》提到:

“今年佛山、揭阳市的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标年均浓度达标;

肇庆市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标年均浓度达标;

广州市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标年均浓度达标;

东莞市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O3-8h)第90百分位数下降到163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标年均浓度达标;

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的臭氧浓度不得超过2016年水平,并力争下降;

全省其他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达标。”

这么多指标是不是听得有点头皮发麻?来听有料哥一一道来。

首先说下广东空气质量的“威水史”:按照2012年起国家实施的空气质量新标准,共评价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属氮氧化物)、PM10、臭氧、一氧化碳以及大家最为关注的PM2.5,共6项污染物指标。虽然新标准增加了3项污染物,但因为广东大气污染治理起步早、力度大,从2015年开始连续两年,从全省平均水平看,广东6项污染物均全面达标,珠三角更成为全国重点区域中首度达标的。对此,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去年还专门在全国“两会”上点赞。

虽然全省平均水平达标了,不过,从城市情况看,有先进的同学,也有需要加把劲的同学——2016年,仍有广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清远、揭阳7市未能达标。

其中,在最受大伙关注的PM2.5(直径不到头发丝1/20的细颗粒物,能通过支气管入肺哦)方面,2016年我省有广州、佛山、肇庆、揭阳未达标,4市去年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36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而国标的年均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

回顾一下去年各市的PM2.5状况和空气质量排名。

“综合指数越低,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越好。”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全省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西翼、沿海和梅州、河源较低,广佛肇等中北部较高的分布状况。从排名来看,汕尾、湛江已经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前两名,而茂名则从2015年的第四跃升到2016年的第三。在2016年全省排名前10的城市中,仅有4个城市为珠三角城市。

再对照《方案》列出的目标,不难得出,在2017年,除了佛山、肇庆、揭阳之外,其余地市PM2.5年均浓度均需要达标,包括去年仅差1微克就达标的广州。从6项污染物浓度来看,今年全省至少要有16个地市全面达标,不达标地市从7个至少减至5个。

而当一天6项污染物24小时平均浓度均达标,这天空气质量评价为良好或以上。这又牵扯出另一个评价整体空气质量的指标——AQI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或者我们可以直观地称为优良天数比例。

去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高达92.7%!也就是说,全省平均一年有338天,空气质量是优秀或者良好。

2016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同比

根据《方案》提出的各市约束性指标,今年全省要有12个地市超过去年全省的平均水平,分别是深圳、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揭阳、云浮。其中深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优良天数比例更要达96%(想想就是美滋滋的)。

今年广东“治气”有哪些举措?

有目标,更有行动。

《方案》从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发展绿色经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预判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其中,要求广州、佛山、肇庆等空气质量不达标城市要对行政区域内火电、化工、陶瓷、玻璃、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和石化、工业涂装、印刷、家具制造等13个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行业开展全面清查,制订并实施淘汰退出方案。加大电厂、石化、钢铁、水泥、陶瓷、玻璃等高排放行业监管执法力度,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

与大家出行密切相关的公交将推动电动化,深圳市要在2017年实现公交客运纯电动化,2020年实现出租车(含网约车)纯电动化;2017年起,广州、佛山市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应全面实现纯电动化,力争2020年底实现公交纯电动化;珠三角其他地区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有压力,才有动力。

《方案》要求,广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清远、揭阳等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要在2017年编制实施达标规划,明确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项目,已达标城市要稳定达标并力争持续改善。对工作责任不落实、项目进度滞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未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的地区和部门,按规定予以约谈问责。

2017年4月7日,珠三角湾区首个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广州落成。

“十三五”争取部分城市达世卫较高标准

有料哥还扒到,事实上广东的“治气”目标可不只2017年,更有率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去年10月,环保部与省政府就共建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签署部省合作协议。 近日,省环保厅编制的《珠三角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正公开征求意见。

当中明确提出,珠三角要建设生态环境对标国际先行区,构建清洁优美的绿色环境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优质生态环境,在全国城市群树立标杆。当中提出,全省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34微克/立方米,力争达到或接近30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并且这并不是遥不可及。

广东已经有不少城市做出了榜样。2016年PM2.5全省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最低的汕尾为24微克/立方米,全省共有6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2”字头(30微克/立方米以下),分别为深圳、珠海、梅州、惠州、汕尾、湛江。

正如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曾向有料哥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有三大任务,首先是要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并争取部分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较高阶段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的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目前,广东已经有几个城市接近这个标准。”

【策划】不烦

【撰文】谢庆裕

【制图】彭晓 张瑞威

【校对】钟盛洋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