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对接”完成,通车后江门到香港只需1个半钟

江门日报

2日,在距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587米处,重达6000吨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被全球最大的单臂全旋回起重船“振华30”缓缓吊起,沉放至指定位置,并成功完成了安装对接。接头吊装成功之后,还将进行钢接头合龙焊接、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的工序,港珠澳大桥有望在6月底实现岛隧工程暨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江门开车到香港只需一个半小时。

“振华30”起重船吊起重约6000吨的最终接头,准备放置到预定位置。新华社发

据悉,最终接头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的控制性枢纽,也是全线合龙的最后一环。

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其中,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桥梁的东西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之后,珠海和香港两地的通行将从过去的陆路3、4个小时,水路1个多小时,压缩到30分钟的车程,同在珠江西岸的江门到香港也只需一个半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江门重点强化与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联系,通过加快联系通道的建设,主动承接由港珠澳大桥带来的香港、澳门的经济辐射。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江门正积极推进S365省道改造为G228国道工程建设,规划研究恩平至珠海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强江门西部沿海地区与港珠澳大桥联系;建设新会至高栏港高速以及G240国道,强化往内陆地区的联系。据介绍,作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五十六条加密联络线之一的新会至高栏港高速公路连接了江肇高速、江鹤高速、中开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和高栏港高速,是粤西北、江门地区通往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高栏港、大广海湾经济区重要快速通道。新会至高栏港高速公路呈南北走向,路线起点位于江肇高速棠下枢纽互通立交,沿杜阮镇规划南北大道往南,经双水镇的木江、慕岗村,进入崖门镇穿越古兜山后,经与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共线至珠海高栏港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评审工作,其余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此外,作为G240国道改扩建工程的先行段,G240国道新会至台山段新改建工程建设将加强沿海地区与江门内陆地区的联系,已纳入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开展前期立项工作,进展顺利,力争年内动工建设。同时,G228国道改扩建工程将计划在“十三五”期末开始建设。它将在现有S365省道(麻阳线)上进行改造升级,该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加强江门西部沿海地区与港珠澳大桥联系。


编辑 黄绍侦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