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黄马甲”!他们是惠州旅游中最靓丽的另一道风景

@惠州日报

在惠州,我们每天生活在

干净整洁的环境当中

享受着便利的教育、医疗、交通……

你是否注意到在这背后

有许许多多微小的螺丝钉在默默付出。

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

教师、医生、地铁乘务员、公交司机……

在惠州,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身穿黄马甲

节假日,大多数市民在享受跟家人团聚的日子

他们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

甚至带上家人一起在景区里做起了公益。


“五一”假期,作为我市主要旅游景区的西湖、红花湖、惠东巽寮等地游人如织。在这些景区里,除了景区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些“黄马甲”的身影。他们在景区内引导游客游玩,帮助有困难的游客,他们就是旅游志愿者。

>>>>带上家人到景区做公益

 今年的“五一”假期天气不错,惠州西湖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昨日上午,到西湖旅游者进入高峰,络绎不绝的游客不断涌入西湖。西湖平湖门门口处,一名年约8岁的小女孩身穿黄马甲,手里拿着一个竹制的夹子不断地弯腰夹起散落在景区内的垃圾。小女孩的举动,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你看,这小女孩多懂事,这么小就懂得做公益。”一名游客经过小女孩身边时说。

 实际上,这位小女孩是我市红棉公益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小志愿者,也是该公益组织成员的家人。昨日上午,红棉公益志愿服务队在主要负责人李鸿国的带领下,19名志愿者在惠州西湖当起了旅游志愿者。李鸿国介绍,昨日上午,该服务队自发组织了19名志愿者前去西湖为游客服务,主要是在西湖各入口处给游客给予引导,在湖边做安全宣传,同时,也负责部分保洁任务。

“我们在网上买了这种竹制的夹子,就是在景区使用的。”李鸿国说,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想充当保洁员,而是想通过这种捡拾垃圾的行为来感染游客,让游客注意不要乱扔垃圾。而当天,为了给游客服务,该服务队除了队员本人外,不少人还带上了家人,“我就带上了老婆,实际上,这也算是一种团聚,一种家庭活动吧,哈哈……”

>>>>景区志愿者获游客点赞

当然,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还需要众人一起才能有更好的结果。李鸿国的红棉公益志愿服务队只是当天到景区服务的其中一支志愿者队伍。当天,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黄芝滨也参加了志愿活动。黄芝滨说,昨日他在西湖主要负责苏堤到平湖门这一区域的游客服务。对于这种志愿服务,黄芝滨参加了不少,对他自己而言,志愿服务也是一种时间活动,提升了他对社会的认知度以及沟通能力。

 实际上,景区服务是一个很累人的工作,尤其在惠州西湖,每到节假日,几乎都会有上万的游客前去游玩,仅仅依靠景区工作人员和警方,不足以应付。李鸿国说,尤其是春节期间,志愿者少,游客多,发生意外的情况也多。“今年春节的时候就有游客的包丢了,幸亏我们的志愿者捡到归还给了失主。”李鸿国说。

 当然,黄马甲这道风景很快引起了游客们的注意。“惠州果然是文明城市,志愿者到处都是。”来自广州的游客黄先生说。

游客黄先生这么评价惠州↓↓

“惠州果然是文明城市,志愿者到处都是。我曾经去过红花湖、巽寮、罗浮山,几乎每个地方都可见到有志愿者服务,并且都比较到位,有困难基本都能解决。”

向这群可爱的人致敬!当然,惠州旅游越来越好也离不开市民的努力!

市民素质提高了 景区保洁轻松啦

“五一”假期的惠州西湖游人如织,在人群中随处可见保洁员的身影,他们分散在西湖的各个角落,见到垃圾和落叶就马上扫起来。为了保持景区的卫生状况,他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钟彩英:从早上6点半忙到下午6点半

 钟彩英在惠州西湖做保洁员已经4年,由于表现优秀她现在已经是保洁班的副组长了。

 钟彩英说,早上6点半上班,她和同事们要先拿大扫把全面把西湖景区扫一遍,之后大家会拿着小扫把和垃圾铲到处走动,看到垃圾及时清扫。钟彩英说,平时她们基本不用加班,到了节假日和周末人流量大时就需要更多的保洁员工作,这个“五一”,她需要从早上6点半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半。

“做保洁员累,浇水、拔草、扫地等,不过现在感觉好很多,市民素质提高了不少,还有志愿者帮忙清扫生活垃圾。”做了4年保洁员,钟彩英明显感到市民素质在提高,很多人能自觉地爱护景区环境。“有时候遇到乱丢垃圾的人,我们也会去劝阻,大家基本都会听我们的。”

惠州西湖正在创5A,钟彩英觉得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互相理解和配合。“有时候看到小孩子丢垃圾,大人就需要去教育。这么干净的环境,一个纸屑就会破坏掉。”

邹改革:和同事一起对公厕全天保洁

 保洁员邹改革在惠州西湖准提寺附近的一座大型公厕工作,平时他可以和同事分工,上下午分别上班,遇到节假日,他们必须同时从早上7点一直上到晚上10点。

今年30岁的邹改革在惠州西湖工作了2年多,这里优美的环境让他觉得工作起来非常舒心。

“明显感觉游客素质提高了,乱吐乱拉的现象少了,厕所纸巾浪费的情况也少了。”邹改革说,做厕所的保洁员脏乱差的环境肯定要面对,以前不少游客不管是在用洗手液还是纸巾方面都非常浪费,有的还会把厕所的纸巾装包里带走,他们需要很快添纸巾。

 遇到不文明的游客,邹改革也敢于上前提醒,很多游客也会听劝。“他们很多人是无意的行为,我们说了就会改。”为了保持公厕的卫生,邹改革和同事需要对公厕进行全天保洁,擦洗手台、拖地、刷厕所、补洗手液、添纸巾等等。

 工作中,邹改革觉得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到游客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干净最漂亮的公厕。“特别是很多旅游团来了之后,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厕所非常不错。我们听了也是很开心呢的,觉得劳动有价值了。”

今年惠州西湖启用了第三卫生间,正好就设在邹改革负责的公厕内。“有了第三卫生间,很多人能更方便地方便了,不少游客点赞说非常人性化。”邹改革说,第三卫生间内设施齐全,可以方便老人、小孩和其他需要的游客使用。一般年轻人都知道如何使用,碰到老人家邹改革和同事会上前帮忙。“周末使用第三卫生间的游客还挺多的,大家都觉得很方便。”

虽然游客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不过也还会有个别游客存在不文明现象,邹改革希望大家都能一起爱护环境。

文明旅游,体现在市民的一举一动、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让我们自觉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让文明旅游成为常态。

来源:惠州日报、东江时报

编辑 糜朝霞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