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你见过没?未来这个行业发展可超2000亿!

南方+ 记者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全省。有人说这份文件就像一股大风。当然,是春风化雨的春风,而不是寒冷的冬风。还有说,它吹响了广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

曾参与这份文件前期论证和编写的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告诉Plus君,《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广东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

哇塞!内行人听出门道来了,有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广东的装配式建筑行业有望加速发展,可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蛋糕。

话说到这,有人会问,啥是装配式建筑?跟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表急。让Plus君跟你解释解释。

举个栗子:大家一定知道广州的小蛮腰吧

也到过白云国际机场吧

这类庞大的钢结构公共体,就是典型的装配式建筑。

不过,装配式建筑不只是钢结构一种,还包括混凝土结构或集装箱式房屋。

混凝土结构是这样的:

深圳万科第五园第五寓项目——华南地区首个预制框架结构工业化项目↓

第五寓公寓楼的工业化预制程度达到50%,即除基础框架结构采用现浇技术外,其他所有建筑构件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形式建造而成,首次实现了建筑设计、内装设计、部品设计的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立面设计则充分结合了混凝土的可塑性,通过预制设计和有序的组装,勾勒出外墙多变的肌理与纹路,让整座建筑展现出一种简洁而充满秩序的美感。

换个姿势再看一下:

而集装箱式房屋是这样的:

这是集装箱幼儿园

这是韩国的集装箱购物中心。

不管是什么结构,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是用装配式的办法建起来的。   

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来说,装配式建筑的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建筑所需要的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大部分都会提前在工厂下订单预制好,等到正式开始施工时,才把这些“积木构件”一样的建筑部件部品拉到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图纸简单组合、连接、安装,即可完成。

玩积木的生活大家还记得吗?

当然装配式建筑是要这样建的↓

好了,问题又来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大着呢!

听听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怎么说:

“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需将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不仅效率低、质量差,而且容易造成巨大的污染问题。而装配式建筑,可以使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节省人工成本25%以上、减少废气76%,还可减少90%以上的外墙渗漏事件。正因为这样,广东乃至全国,都把推广装配式建筑当成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4月26日,广州莲花山脚下,广州首批四条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流水生产线,在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刚刚试产,就迎来了全省建筑行业的近百名主管官员、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的调研和考察。

在面积比两个足球场还大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讲解着该企业花费巨额投资引进的4条装配式部品部件流水生产线,以及1条自动化钢筋加工线,从清模装模、钢筋布设到预埋安装、布料振捣,再从立体养护到拆模吊装,整个生产链条都是高自动化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快速完成,只需依赖少量的人工辅助,就可以“轻松生产”出业主所需要的定制的各种产品。

车间现场。冯善书 摄

混凝土是从这里倒下去的。冯善书 摄

生产出来的预制部件拼起来是这样的。冯善书 摄

建设时里边是这样的。冯善书 摄

有专家指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线落地广州,对推动本地和周边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意义重大。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负责人兵小广便透露,除建远基地外,该集团目前在东莞中堂和佛山里水也筹建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将与当地政府在珠三角布置10个生产集群,业务覆盖珠三角与周边十几个地市,产能超过1000万平方米,在住房租赁、综合管廊、保障性住房、棚户区、三旧改造以及当地房地产项目方面均可提供装配式建筑产品服务。

实际上,广东介入装配式建筑部件部品生产领域的时间很早。

早在二三十年前,香港就开始探索装配式建筑,与之相邻的广东珠三角,陆续建成一批构件厂。广东生产装配式部品部件,并非供给本地在建工程使用,而是运往香港。不过,得益于香港成熟的技术体系和配套资源,深圳后来开始逐步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路线、管理体制和具体工程实施经验,建设了深圳万科云城等一批示范项目。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在珠三角城市涌现。    

“但总体上来,广东目前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仍然存在不少客观困难。按照国际标准,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装配率至少要达到60-70%,但目前广东的装配式建筑总体水平还不超过40%。”杨仕超认为,这一方面有成本比较高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跟装配式建筑对施工技术、管理和其它配套资源的要求比较高有关系。

好消息来了!!

2017年4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全省。

下面Plus君来重点解读下:

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

珠三角城市被列为重点推进地区,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

《实施意见》还对人口超过300万的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以及全省其他地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从《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县要在2017年8月底前完成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建筑业总产值9652.31亿元。有专家据此估算,未来三年,广东的建筑业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有望迎来一个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蛋糕。

不过,有专家也指出: “广东的装配式建筑行业,不应该只满足于在本地建几座工厂,而应该把发展的方向定为在全链条上向高端产业挺进,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手段在全国占据更多优势。”

而参与这次座谈会的广东省政府决策层有关领导亦指出,未来广东装配式建设的发展,必须突出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因地制宜的兼容性,同时要结合广东实际构建产业体系,抓紧编制规程、制定发布工程定额。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要科学谋划,合理统筹产能布局。此外,就是要加强产业工人培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省住建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下一步广东将探索成立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省级基金,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和装配等全链条上展开技术攻关,建设一批示范点,从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中尽快找到突破口。

【记者】冯善书

【策划】肖文舸

【校对】陈大钻

编辑 陈梅玉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