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深圳市民会去香港“打酱油”,一项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去香港买酱油的市民中91.2%的人认为香港酱油质量更放心、10.5%的人认为香港酱油口感更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26日,深圳市消委会、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联合福田区、龙岗区、坪山区消委会对外发布2017酱油比较试验报告,通过比较25款深圳、香港在售品牌酱油发现,在氨基酸态氮、全氮指标上,15款在深圳购买的酱油(下简称“深圳酱油”)整体水平高于10款在香港购买的酱油(下简称“香港酱油”),香港酱油平均含盐量高于深圳酱油,而口感方面两地酱油则不分伯仲。深圳市消委会表示,通过对比表明,深圳酱油品质、口感不输香港酱油,市民可树立消费信心,无需不辞辛苦去香港“打酱油”。
本次比较试验涉及16个品牌的25款标称酿造酱油,其中15款购于深圳,10款购于香港。通过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25款酱油整体情况较优,未检出配制酱油冒充酿造酱油的情况;重金属、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危害物、生物毒素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欣和六月鲜特级原汁酱油、李锦记醇味鲜酱油等16款酱油获评五星酱油。
香港、深圳酱油大比拼,谁会更胜一筹?“深圳酱油所执行的国家标准并不低于香港标准。”据介绍,国家标准在食品添加剂上比香港标准更加详细,并在污染物和微生物等危害性较大的指标上比香港标准更为严格。而且深圳酱油标签要求比香港更明确,如香港法规中并未对酱油质量等级、生产工艺、用途有明确要求。
比较试验显示,氨基酸态氮和全氮指标上,15款深圳酱油整体水平高于10款香港酱油。数据表明,香港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均值为0.624g/100ml,属于国内二级酱油水平;深圳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均值为0.927g/100ml,达到国内特级酱油标准。香港酱油全氮平均值为1.056g/100ml,属于国内二级酱油水平;深圳酱油全氮平均值为1.614 g/100ml,符合国内特级酱油标准。
据介绍,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是国内酱油质量分级指标。在未添加食品添加剂情况下,氨基酸态氮完全由酿造生成,值越高,酱油鲜味越足,品质越好。
而全氮表示酱油中蛋白质、氨基酸、肽含量的高低,是用于评价酱油酿造工艺水平的指标。
根据比较试验,香港酱油平均含盐量高于深圳酱油,两者平均含盐量分别为16.896g/100ml、15.652g/100ml。深圳市消委会表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一般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6g。普通消费者每天大约吃到一勺酱油。按每勺酱油15ml计算,一勺香港酱油中约含盐2.5g,一勺深圳酱油约含盐2.3g。
深港酱油在口感上则不分伯仲。根据酱油感官测评结果,在深圳购买的李锦记薄盐生抽和鲁花自然鲜酱油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第二、三、四名分别是香港购买的李锦记减盐头抽、日本万字kikkoman特选酱油、金御膳金标生抽。
【比较试验评出的16款五星酱油(15项指标中至少10项指标获满分)】
欣和六月鲜特级原汁酱油
李锦记醇味鲜酱油
海天老字号头道酱油
欣和禾然有机酱油
千禾头道原香
万字kikkoman特选Soy sauce(香港购买)
厨邦纯酿酱油
万字酱油
金兰酱油
万家香陈年酱油
鲁花自然鲜酱油
加加原酿造特级酱油
美极maggi鲜酱油(香港购买)
李锦记特鲜生抽(香港购买)
李锦记薄盐生抽
味事达味极鲜酿造酱油
【深圳市消委会消费提示】:
1.“限量范围内,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安全的”
酱油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四类:一是增味剂,如谷氨酸钠,起增鲜作用。二是甜味剂,如安赛蜜、三氯蔗糖,主要用于调味。三是色素,如焦糖色,主要在老抽中。四是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等。
我国食品行业院士孙宝国表示,适量的食品添加剂是有益无害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客观需求,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它的安全问题。因为任何一个食品添加剂,从确定它可以使用开始,在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它对人体是安全的。令消费者担心的“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等,其实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2.含有防腐剂的酱油并不可怕
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的今天,消费者谈添加剂色变,即便检测结果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还是担心防腐剂带来的危害。
在本次测评中使用最多的防腐剂——山梨酸就具有美国FDA的GRAS认证(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公认的安全类添加剂),其毒性仅为食盐的二分之一,被人体代谢系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消费者无需担心。在酱油长期使用过程中,外源有害微生物趁虚而入易使产品变质腐败,而防腐剂则能够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保证产品品质稳定。
3.氨基酸态氮并非越高越好
氨基酸态氮作为酱油的核心指标,数值越高品质越好。而权威专家表示味精(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I+G)、干贝素(琥珀酸二钠)等增味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氨基酸态氮的值,这些增味剂在国家标准中没有限制添加量,不排除有企业为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等级而大量添加。因现行检测技术限制,无法区分酱油发酵中生成的氨基酸态氮和添加剂带入的氨基酸态氮,因此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建议遇到氨基酸态氮过高,并且在产品宣称中出现上述增味剂产品时,留心选择。
4.合理控制酱油用量
清淡饮食已经成为当下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酱油本身属于高盐产品,此次针对食盐的检出值不容乐观。按每勺酱油15ml,一勺香港酱油中约含盐2.5g,一勺深圳酱油约含盐2.3g,成人每日食盐的推荐摄入量为6g。酱油中含盐量较高,建议合理控制酱油用量。
5.开盖酱油建议低温储存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反复开启、经常忘记盖瓶盖或者直接放在高温环境中等,酱油与氧气充分接触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滋生不明物。不少消费者因此会怀疑酱油本身的品质。建议广大消费者开盖使用后,记得盖好瓶盖,存放于避免高温、潮湿、不卫生的地方,最好置于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记者】孙颖
【通讯员】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