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2.0”版本《脊梁》来了!还曾在禅城取景

禅城发布

《人民的名义》马上就要完结了!担心剧荒?“2.0”升级版要来啦!由广东省纪委打造的一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时代画卷的42集电视剧《脊梁》完成拍摄并将与观众见面!而且,这部剧更曾经到禅城取景哦!哪儿?

更大尺度的纪委版反腐大戏《脊梁》来了

《脊梁》由青年剧作家陈涛、作家鲁文和国家一级编剧李彦雄担纲剧本创作;资深导演金韬担任导演;著名演员唐国强、李幼斌、任程伟、茹萍、刘小锋等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该剧主要讲述了新上任的丰州市委书记梁嘉南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梁嘉南和纪委同志们亮起反腐利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顶住巨大的压力,揪出腐败集团幕后的黑手,丰州市的经济也向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的故事。

剧集拍摄期间,曾来到佛山的岭南天地龙塘诗社取景!想到电视里的老戏骨就要踏上自己熟悉的景点,你是不是也有点小激动?百年沧桑,龙塘诗社有什么来头?

文人雅集,念念有声,必有回响。龙塘诗社是当时文人活动的聚集地,悠长的诗句从龙塘诗社传出,萦绕东华里整个世纪。

曾上演“七十二家房客”

两层仿西式风格的小白楼,拱圈前廊平面布局,硬山顶青砖木结构,透露着当初建造者的前卫设计理念。

经过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副楼的北侧有座门楼,是龙塘诗社庭院的入口。背面的景观墙上有着双面彩画,灰塑装饰,与砖木结构的小白楼相互辉映。

新中国成立后,龙塘诗社曾经作为干部休养所医护人员的居住地,之后也曾作为粮食局的职工宿舍。主楼、副楼都被分割成十多户人家,颇有“七十二家房客”的味道。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梁诗裕介绍,“龙塘诗社是修复得比较满意的文保单位,基本上恢复了原貌。”

庭院内四个角挺立着的四棵百年龙眼树,见证着这个岭南文化胜地的变迁。

百年诗社和佛药经典有段古

说起诗社,不得不提它与佛药瑰宝李众胜堂保济丸的一段“古”。龙塘诗社的庭院景观墙,与西面李众胜堂祖铺东外墙围合成中间庭院。

在李兆基的大力支持下,位于朝市街(现普君北路舒步街附近)陆沈园内的石龙诗社迁往至此,成为当时佛山文人雅士唱咏之所,并正式更名为龙塘诗社。如今,庭院角落里的四棵百年古龙眼树依然一派生机,成为龙塘诗社百年历史的见证者。

当时,在购买李众胜堂药品的药品,还能获得龙塘诗社的诗集一本。可谓是“文商联合”的典范。

百年诗社 传承岭南诗词  

虽然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的影响,龙塘诗社的诗歌咏唱曾中断数十年,但如今它又渐渐地找回了原来的“角色”。

在如今的龙塘诗社,昔日热闹的小白楼前的一块广场空地上,古人已被现代的诗词爱好者所代替。佛山和珠三角的文化爱好者常常在此聚会,市民也可以陶冶情操。据介绍,龙塘诗社修复完毕之后,佛山市作家协会曾连续在此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诗词盛会,还上演过古琴演奏等文化节目。

地址:文明里68号,岭南天地商业区内

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免费

来源|廉洁佛山、广州日报

编辑 张映雪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