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大亚湾区霞涌街道办霞新村都会举行游园庙会,祭祀为渔民带来平安的杨包真人,杨包庙会作为大亚湾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霞新村地处南海之滨,千百年来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海洋渔文化,杨包庙会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极富地域特色的非遗巡演,活动将持续一周,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观看。
4月23日,霞涌街道霞新村家家户户都盛装打扮、张灯结彩,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早上8点,杨包真人庙会拉开了帷幕,伴随着一阵锣鼓声和鞭炮声,在一片彩旗簇拥下,五彩醒狮 、“彩龙”、“彩凤”“龙船”、先后入场。身穿节日盛装、头戴七彩斗笠的渔妇们,肩担“龙船”,手拿“船桨”,整齐地划着“龙船”。数十位年轻男子,手举 “彩龙”,舞出了多种花样。“龙船”和“彩龙”表演的同时 ,穿着彩服、画着戏装的小女孩们挑着花篮、渔妇们“骑”着纸马、挑着礼盒与龙船、彩龙一起穿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渔民在大海上的生活。
作为大亚湾当地特有的原生态滨海庙会,杨包真人庙会展现了大亚湾疍家人在迁徙流转中不变的生活之美,每年都吸引来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相机、DV、手机和目光记录着这些精彩场面,这让一年一度的“杨包”庙会在漂泊大雨中显得更加热闹、欢腾。
传说杨包真人是一对夫妻,夫姓杨,妻姓包,夫妇均为茅山道士。明末清初时,杨包以做道场打斋醮为职业,闲时采草药为乡民医治疑难杂症,偶尔也“施法”为村民祈福消灾,乡民每有疑事求问常能应验,因而闻名远近。杨包故去后(据传二人同时“得道成仙”),当地居民便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建起拜台,安上香炉、奉香求拜。如今,杨包庙会闻名遐迩,不仅再是渔民们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更成为了霞涌一张旅游名片,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观看。
杨包真人朝拜仪式能够得以世代相传,与霞涌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是分不开的。祭祀杨包真人,不仅因为他是霞涌地区的海上守护神,能博爱救助,济困扶危,治病消灾和保佑风调雨顺,同时这也是霞涌宝贵的民间传统文化,通过祭祀,将杨包真人的仁爱慈悲、扶弱济困等精神观念发扬光大,融入渔民们日常生产生活文化中,传袭给下一代。朝拜仪式家家参与,人人出力,已成为活动区域内凝聚族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团结邻里、互助友爱,促进社会和谐也有着重大意义。
据了解,大亚湾杨包庙会朝拜仪式于2013年公布为区第一批非遗项目,去年2月被列入市一级非遗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一级非遗项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亚湾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勤劳智慧的大亚湾渔民在长期劳作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结晶。
【来源】大亚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