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翻看横琴的新闻,你会发现,一个“神秘人物”频频出现在横琴岛大事件中。
这位神秘人物叫做丘玉珍,是一位到横琴投资创业的澳门女企业家。见到丘玉珍时,她正好带着自己的澳门企业家朋友配合央视一档纪录片的采访,拍摄 “外企落户横琴一站式商事服务”的场景,还笑称“我都快成横琴代言人了。”
此言不虚。
从拿到第一张港澳台企业批准证书、到驾驶第一批澳门单牌车通过横琴关口,创业五年间,丘玉珍几乎见证了横琴所有重要的时刻,也亲身经历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横琴加快落实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各项措施,琴澳两地之间的人员往来、要素流动更加便捷,让丘玉珍这样的澳门人在横琴生活“都有了家的感觉,就像在同一座城市里一样”。
“没错,就是这儿了!”
“为什么来横琴?”每次采访,丘玉珍几乎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丘玉珍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先后在赌场、跨国公司做过高管,一直希望能够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因为市场所限,许多澳门商人都会选择海外投资或创业,这倒也不算一件新鲜事。
不过,丘玉珍却做了一个当时相当另类的决定——去横琴。
在成立“新区”之前,横琴一直是繁华澳门的旁观者,四处“蕉林绿野,农庄寥落”,与澳门对面的金碧辉煌、灯光璀璨形成鲜明的对比。2009年,横琴新区获批成立,“特区中的特区”之名,让这座小岛一下成为热门话题。
按照规划,横琴要着力营造趋同港澳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横琴新区”规划中对澳门的友好政策让丘玉珍有些动心。
2012年,朋友带来消息,横琴新区获得部分省级外资审批权,外资想到横琴投资会更加方便。丘玉珍觉得时机到了,马上动身赴珠海考察。
丘玉珍当时是第一次跨入中国内地,初次见面,横琴迎接她的只有一片烂泥地和几条脏兮兮的工地小路,车一过,尘土飞扬。
站在横琴的一片荒地之中,丘玉珍心想,没错,就是这里了。
“一切都将从这里平地而起,当时心里是一种冒险的刺激感。”丘玉珍说。在她看来,北京、上海这些商业环境已很成熟的城市反而不适合港澳商人创业,“我们对内地既有的商业文化、规则不熟悉,要融入、适应也很难。横琴是个全新的地方,在政策方向上也与澳门紧密合作,给我们时间去学习内地的规则,共同建立起这里的商业生态。”
2012年11 月1日,丘玉珍在横琴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横琴新区优越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而这,也是第一家由横琴产业发展局审批通过、并在横琴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她拿到编号为0001号的《港澳台企业批准证书》,正式开始在横琴的创业和生活。
“澳门人真的可以把横琴当家”
丘玉珍注册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想到横琴投资的境外企业提供中介、咨询服务,公司成立五年间,已有几十个澳门企业经丘玉珍引荐落户横琴。
“作为粤澳合作的主阵地,横琴必须了解澳门,澳门自然也要了解横琴,双方需要共同设计彼此的未来。”丘玉珍说,她正好成为了那个“搭桥人”。
然而,横琴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丘玉珍回到澳门,一次性带来了200多个澳门企业家来横琴考察,尽管丘玉珍满腔热情,但来到横琴看到一片荒地的企业家们给出的反馈大多是“再看看吧”。
丘玉珍也能理解他们的顾虑:“澳门人比较务实,当别人指着一块荒地说这里未来会多好,谁知道是不是编故事呢?”
但随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故事”悉数成真,丘玉珍也不愁找不着生意了。“现在我都不主动找他们,是他们主动找我。”丘玉珍说。
数据显示,2009年,横琴新区成立之初,入驻企业仅有900多家,到2015年自贸区成立之前,这个数字达到9000多。截至2017年3月底,横琴注册企业已超过3万家,港澳企业累计达1360家,其中澳资企业793家,港资企业567家。
近年来,横琴在对澳合作方面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一机一台”改革、粤澳两地牌小客车检查结果参考互认、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十一条措施、澳门单牌车进出横琴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大大方便了横琴与澳门之间的人员往来、要素流动。
丘玉珍在横琴的生活和创业,受惠于琴澳合作的深入,也在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
2016年12月20日,丘玉珍成为第一个拿到横琴临时入境车牌的澳门单牌车车主,这一天,她等了五年。
丘玉珍家在澳门,另外两个公司也在澳门,每周至少有有三天她都要往返横琴和澳门处理公司事务。2012年第一次来横琴时,她从拱北口岸入境打车来横琴,花了45分钟。
2016年12月20日,丘玉珍成为第一批拿到横琴临时入境车牌的澳门单牌车车主之一,从横琴口岸开车入关,从家到公司,车程最快只需要15分钟。对于丘玉珍来说,从家到横琴,跟到澳门的公司时间差不多;说起“去横琴”,就跟“去凼仔”、“去路环”一样,她感慨,“我们澳门人真的可以把横琴当成家。”
从横琴“小学毕业”,她打算大干一票
“看着横琴长大”的丘玉珍对这里的感情也非比寻常,看着每一条路在建、每一棵树在种,横琴早已不仅仅是个投资地,而更像是自己的家。
丘玉珍自认为是个生活精准的人,“我读书时数学最好,大学又念的是法律,生活习惯了精准而规律。但横琴这个地方,你都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怎样的奇迹,这也是它迷人的地方。”
如今,她在横琴的朋友越来越多,也开始看内地的电视剧,追《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她也喜欢看,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达康书记”的“迷妹”。
2012年来横琴创业才开始学习普通话的丘玉珍,现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现在八成时间都在讲国语,丈夫经常调侃我还会不会讲粤语啦?”
一路与横琴走来,丘玉珍也坦言“很不容易”。和发展成熟的城市比起来,在横琴办企业的困难也不是没有,比如交通仍然需要改善,从市区到横琴的公交车还是很少,生活配套设施也还要完善,甚至还找不到一家“7-11”便利店。
“这都是横琴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澳门企业来讲,还要多一个制度和文化上的适应。我常常对想来横琴的企业家说,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我以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可能在意料之外。”
尽管横琴仍有待完善之处,但看到它的飞速发展,丘玉珍觉得这里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是个幸福的起点。五年前成为彼此起点的横琴和丘玉珍,如今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横琴创业五年,丘玉珍觉得自己已基本建立起了商业圈,算是“小学毕业”,“接下来进入‘中学阶段’,我会做一些更大的投资,让自己放手去干。”
今年,她也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在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以及澳门和横琴公司的配合上,“除了澳企,很多外国企业对投资横琴极感兴趣,希望能够进驻这里。美国部分投行每2个月也都会飞到澳门了解横琴的最新情况。” 目前,自贸区已在墨西哥、西班牙成功设立经贸代表处,“一带一路”自贸通道正在逐步打开。丘玉珍信心满满,她筹划利用澳门公司开拓更多国际资源,横琴这边则连接巨大的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