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中山这个老师居然教小学生用文言作文,然后他火了!

中山观察
+ 订阅

武亦姝火了!《中国诗词大会》也火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日前,中山一位老师把这种关注变成实际行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引导学生用文言文写作

近日,他在朋友圈内公布了部分学生作文

引来中山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称赞叫好!

这位老师名叫邱运来,是三乡镇白石环小学的语文老师。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邱运来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平时写作文总是凑字数,认为写得越长越好,考试时,也有老师以文章长短来评价分数。这个现象堪忧。为了改变上述问题,他尝试引导学生用文言文写作。

“现代文通俗易懂,文言文语言精炼,我希望孩子们能了解其中奥妙,掌握中国语言的精妙之处。”他说。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文言文

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习这篇文章后,邱运来开始思考让学生以自己或身边的人为原型写个小传。

写作前,他给学生们分享了一个例文,并介绍了一些古人传记的写法和表述,供学生参考。

我们来看看小学生们的作品

在这些文章中,不少学生以自己为原型来作小传,例如学生农帆的《农生小传》。

《农生小传》▼

《喻生小传》▼

《黄姝小传》▼

第一次的尝试让邱运来感到欣慰,

“第一次挑战,感觉还有点意思。”

于是,便有了第二次的尝试。

今日,邱运来又更新朋友圈

发布了学生们的新作——呀呀学古文之二

“孩儿们能有意识避免重复用字,且能在仿写知识自己组织语言,有进步。

第二文章的主题是《吾有志于四方》

孩子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写出了他们眼中的“四方风情”

同样不乏童真和童趣

每篇作文后面邱运来都会写上点评

在这些点评中,他重点关注动词的使用

评语包括:“用字讲究,能避免重复”等等

阅毕!你是否也对老师的用心感到敬佩

为小学生们的才能折服?

那就给他们一个zan吧!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