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靡全球的香港武打电影中,“雄风猎猎”、“侠骨仁心”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而电影当中那些著名的功夫人物,全部都来自广东,佛山籍“狮王”黄飞鸿、和一代宗师叶问、肇庆籍“少林十虎”之一方世玉、以及顺德籍功夫巨星李小龙等。
其实清代时的广东,就已经是南派武术的中心。因为毗邻港澳,对外通商早,华侨多,所以广东武术很早就开始走出国门,经由珠江口一路向东到香港,再由香港扩张到海外,经久不息地流传着一代又一代武林大师的传说。
今天,翻开广东功夫英雄谱,小游带大家走进这些武林宗师的诞生地。
佛山武术之乡 一座城藏一个江湖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
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爱武练武更是深入民间。先后有梁赞(佛山赞先生)的咏春拳,鸿胜馆张鸿胜(张炎)的蔡李佛,悦安堂梁容和悦安社陈安的少林拳,兴义堂招锡、杨三才的洪拳,梁世苏的少林寺南拳共五大派。
后李佩弦等成立了佛山精武体育会聘请北方名师于乐江等到会任教。开始有谭腿、鹰爪,螳螂、太极等北派武技传入。再有广东十虎之一龙形拳师林耀桂高足弟子曾根、马齐、叶可声传技于广州、佛山、三水。南拳北腿风魔佛山,威振海内外。
电影《功夫》中,主人公那出神入化的腿功就叫潭腿
推荐景点: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李小龙博物馆、鸿胜纪念馆等
肇庆鼎湖“少林十虎”之一方世玉的故里
方世玉,肇庆人,一个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武侠人物,“少林十虎”之一。据史料记载,方世玉性情刚烈,自幼就横行乡里,喜欢与其他孩子们打斗。十几岁时,方世玉被父亲方德送到少林派学艺,虽然身形矮胖,但仗着一身不怕打的功夫,每次斗殴时都冲锋在前,其他人在打斗中都难免受伤,却只有方世玉安然无恙。
电影《方世玉》剧照
方世玉在近代武林中享有盛名,尤为老一辈拳师们所津津乐道。在当代影视作品的渲染下,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侠,与霍元甲、黄飞鸿、李小龙等人齐名,并称为中国功夫“四大明星”,具有全球知名度。
写有“幽处”的碑石上题写着“铁城方世杰”
推荐景点:鼎湖罗隐方家村(传说是方世玉的出生地)
肇庆广宁武林高手云集 藏龙卧虎之地
从出土的文物可看出,肇庆广宁竟早在2000年以前已有习武活动。而在明清时期,广宁习武之人也很踊跃。到了民国时期,冯英彪便是其中代表性传神人物,指力工夫非常了得。
陈成和也是一位武林高手,人称铁头仔,民国时期是闻名的“西江四铁”之一,曾先后拜中山武林人士李世雄,三水武林高手胡奇彪为师,擅长硬气功。许多人见过陈成和展示“手断条石”、“头顶碎石”、“胸前断石”的硬功。
“虎鹤双形拳”传承人王福华
范家源得范家真传,他身轻似燕,大力如牛,能用3个手指插入墙内把青砖取出来。时有“广宁范家源、四会聋仔全”的说法。
“南拳王”邱建国
新中国成立后,广宁武术在其后的数十年间遍地开花,人才辈出,涌现出包括曾庆煌、钟坤荣、邱建国、林泉、王福华、邓立等一批全国闻名的武林高手、武术新星。
江门新会蔡李佛拳派始祖之乡
蔡李佛拳的创始人陈享(1806-1875),是新会崖门镇京梅村拱北里人,他年青时曾先后拜“独杖禅师”陈远护、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和少林青草和尚蔡福为师。
他学成后返乡,将所学武功去芜存精,于1836年独创了一套集多家拳法于一身,攻防兼备、刚柔并济的武术体系,套路多达193套,有“南拳北派化”之称。为报答三位师父的培育之恩,陈享取三位师父的姓氏,将拳法命名为“蔡李佛”。
2008年,蔡李佛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景点:洪圣始祖馆
广州花都相传是洪拳鼻祖洪熙官之乡
广州市花都区,历史上名人辈出,最为人熟悉的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而另一位就是一代武林宗师、洪拳鼻祖洪熙官。对于洪拳创始人洪熙官,向来众说纷纭。
相传洪熙官是清康熙初年人,出生于广东花县赤坭镇竹洞村猪腰岭的一户人家,据传是朱明皇朝的后人,当时为了逃避清兵追杀,遂隐姓埋名随难民南迁隐居于此,后来生下洪熙官。民间传说他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为福建漳州;二为广东花县。不过,不少岭南武术名家支持后一种说法,他认为洪熙官生于康熙末年。
推荐景点:花都赤坭镇竹洞村
广州番禺“铁臂鸳鸯手”黄啸侠故乡
黄啸侠(1900~1981年)又名钜添,番禺区石碁镇莲塘村人,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武术大师。建国前曾任广州民体会武术教练,国术部主任。其创立的黄啸侠拳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国家体委承认为一个独立的拳种。黄啸侠拳法被列入广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啸侠他不愧为一代宗师,武艺精湛,臂力过人,出手迅猛,被武坛誉为“铁臂鸳鸯手”、“南国五虎将”之一。1928年,他在广州惠福路大佛寺内创办“国民体育会”,上门求学者甚众,以求弘扬这一国术。他不仅是中国武术界的著名武术家,也是一位正义的爱国抗日武术家。《中国国术史》人物志中也有详细记载。
推荐景点:黄啸侠故居
茂名粤西一代洪拳宗师林伟龙故里
一代洪拳宗师林伟龙出生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是现在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人。他先后得到南少林武僧及武林隐士亲传武功绝技,最后终练就一身旷世武功,为粤西洪拳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成为粤西洪拳的代表性人物;他武德高尚、助人无数,成为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与黄庆龙、王金龙并称下四府三条龙。当地民间流行有:佛山黄飞鸿、粤西林伟龙之说。
纪念粤西洪拳宗师林伟龙的武林大会
在近代史中,茂名曾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这些人个个身怀武功,这并不是偶然的,都与当地武术文化及习武精神对他们的个性培养有关尤其是当时正逢战乱时代,这些武术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成为时代英雄。
惠州李家拳的创始人李义的故乡
惠州武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惠州文化群中的一朵奇葩。历史上,惠州武术曾影响大半个广东以及港、澳甚至海外。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以及蔡李佛拳、龙形拳、白眉拳这些广东主要的地方拳种中,都与惠州有直接的关系。其中“蔡”在河源,“莫”在东莞,都是传统意义的惠州地域;而李家拳,龙形拳,白眉拳,惠州则直接是原生地。
李家拳表演
李家拳的创始人是惠州河南岸火地村李义,他集南派扎实硬朗,北派快捷利落的特点,创出了李家拳。这是李家拳诞生说法之一。而龙形拳是19世纪末期由惠州汝湖人林耀桂首创、影响曾经遍及珠三角、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的一种武术拳法。
汕尾海陆丰众多武林名贤辈出之地
汕尾市海陆丰的传统武术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术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融合和创新,而形成地方特色的民间南拳武术。海陆丰大部分传统拳术传承峨嵋拳技法,既有自己奇妙的技击之长,又荟萃南拳其它各派的格斗精华。
海陆丰有众多武林名贤老前辈,如明清年代登科举人就有近百名之多 。各地拳馆有严格的师徒关系,薪火相传,传承不衰。民间武术有很多名拳及自创套路,拳术与棍术并重。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
南粤地区就有粤俗好斗的说法,
所以这里的体育大多具有
竞技性和雄武刚强的特点。
特别是武术,
尤其以带有独特南国风格的拳术
最具代表性,
被称作广东南拳。
广东人习惯把武术称作功夫,
后来流传到海外的中国武术,
也叫做功夫!
当下,
锻炼功夫之人除了强身健体,
还在于体味源远流长的功夫文化,
学习其中待人处世的不朽精神!
来源:广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