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配备好一个急救药箱,不仅能应对日常的疾病,而且也能给家人一个健康的保障。
急救药箱中应该备有无菌纱布及医用胶带、一次性手套、体温计、小剪刀、急救手册、急救药品。急救药品分以下五大类:
ღ 感冒退烧药
家庭药箱中应配备1~2种感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酚麻美敏等。服用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尤其不要多种感冒药混合吃,以免发生药物叠加加重药物的副作用。退烧药可储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家里有小孩需要同时备用儿童用剂型。此外,不建议家庭药箱中配备抗生素,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ღ 消化系统类药品
家庭药箱中应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黄连素、藿香正气丸等止泻药。一旦怀疑是感染性腹泻,建议就医。出现频繁呕吐,特别是呕血以及便血等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家里有经常便秘的,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应该备开塞露等便秘药。
ღ 抗过敏药
家庭药箱中应该备1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在出现过敏、皮肤发红、吃海鲜后出皮疹、被毛毛虫碰到,可使用,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嗜睡等副作用,开车前不建议服用。
ღ 心脑血管急救药
如果家里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家庭药箱中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紧急情况下,可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如果5分钟不见效可加服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15分钟内不缓解需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ღ 应急药品外用药
如75%酒精、碘伏、烫伤膏、止痒清凉油、创可贴、云南白药喷雾剂等用于处理外伤及烧伤。但要注意,一旦伤口流血不止或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小而深的伤口、被动物咬伤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以防止破伤风或其他特殊感染。
家庭急救包的药品应定期检查更换,最好每3个月清理一次,家有老人最好将急救药箱置于老人的床头。
在使用家庭小药箱中药物之前,首先应确定自己的疾病是什么,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
若要一次同服数种药物时,应经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以免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失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家庭药箱是一把双刃剑,
储备、储存得当可以治病救人,
储存不当可能导致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
整理家庭药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ღ 建立药品登记表。
它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药物的消耗情况,详细记录用途、数量和有效期,可以方便查找和避免药品过期浪费,同时可以避免紧急情况下吃错药。
ღ分开管理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应用差错。
药品应该按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用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管理的。药品必须按说明书上的用途使用,否则就会带来危害。
ღ 正确保存药品。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效期,有些药物见光易分解失效或者产生有毒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如硝酸甘油片等。有些药品容易潮解,要密封或者置于干燥地方保存,如中药蜜丸等。有些药物对温度敏感,则要求在冰箱里保存,如胰岛素等。正确保存药品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要确保药品不被儿童、智障者以及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随意获取。
ღ 对零散药品的管理。
最好是分别做标签, 在标签上写上药名和使用时间。
ღ特殊药品的管理。
瓶装药应记录药品开瓶时间,比如一般滴眼剂开瓶后只能用4周,开瓶4周后可能已被污染必须丢弃;容易吸潮的药品需要保存在具有干燥功能的容器里,如阿卡波糖片、替米沙坦片、复方α酮酸片,门冬氨酸钾镁片(潘南金)等药物容易吸潮形状发生改变。为了保证药品的疗效,建议所有的药片都应在临用前从原包装中取出。需要冰箱保存的药品应该根据药品说明书要求冷藏或冷冻。
ღ 隔开放置。
包装相似、药名相似、药片形状及颜色相似的药品应该隔开放置,以免错服,最好做个醒目的标识。
药品储藏条件你也要知道哦!
冷藏:2℃~10℃;常温:10℃~30℃;阴凉处:不超过20℃;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来源|宝葫芦娃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微信小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