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沥一工地发现多个“恐龙蛋”!专家初步判断为6000多万年前化石

南方+ 记者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北村水闸附近一工地惊现多枚恐龙蛋化石

图源:大沥镇政府

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18日到现场鉴定,初步证实为高风化恐龙蛋。

图源:大沥镇政府

“恐龙蛋”属于白垩纪晚期

先上视频来看看!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邱立诚到现场进行了实地勘查。经勘查,发现物类似蛋形,埋在红纱岩块中,直径约为13—15cm,表面纤维质粗糙,可见金属线,蛋壳明显,符合蛋化石的基本形态。

邱立诚说,过往被发现的恐龙蛋化石都是在红砂岩中发现的,而且蛋壳上都有黑色金属线,根据发现物呈现的特征,他认定发现物是高风化恐龙蛋无误。


邱立诚说,现场发现的恐龙蛋都是圆形蛋,根据现场痕迹判断,现场至少发现了5个蛋,属于白垩纪晚期,距今7000-6500万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但他也表示,根据现有资料暂时还不能确定它们属于哪类恐龙。

“恐龙蛋”是如何被发现的?

发现“恐龙蛋”的工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北村水闸附近。具体位置见图上红箭头所指之处。

大沥镇政府供图。

据了解,这些恐龙蛋化石最先是被工地内的挖掘机师傅何荣辉发现。16日下午4时许,他在作业时挖出了一块红色岩块,岩块内镶嵌的蛋形物让他产生了怀疑,马上报了警。

大沥镇政府供图。

接到110接警转介的信息后,南海区文化体育局随即联系到了邱立诚。邱立诚在17日上午赶到工地现场,经过一番仔细勘探,又挖掘出了另一块同样镶嵌有疑似“恐龙蛋化石”的岩块。

据南海文化体育局文物科表示,这是南海近几十年来第一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目前这些化石已暂时保存在大沥镇盐步公园附近的广东书画院,随后将被移至南海区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撰文】何帆燕  龚晶

【图片】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除署名外)

编辑 王虹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