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4月1日起,顺德百事通将为大家推送档案局重磅栏目【兰台悦读】的内容。【兰台悦读】是以顺德历史文化资料作为阅读篇章提供给读者,带领读者了解顺德历史、顺德文化的古往今来。文章提及的内容很多都是档案局的馆藏,尤为珍贵。
跟着小编的步伐,去了解你们所不知道的顺德历史。
体育赛事众多,金银铜牌当然是奖给冠亚季军的,第四名就连铁牌都没有了。得了个第四名其实与第三名相差不远,没有牌子,给个名分也好吧,于是人们常常说获得了殿军,冠亚季殿,都有个“军”字,听起来也颇有面子。
殿军,本来是指三军殿后,古时候军队行进分前中后三军,撤退时总有一支队伍走在最后面作殿后掩护,称为殿军。称第四名为殿军,是取“三军之后”的意思,与冠亚季军实无相干。许多赛事都没有设立“殿军”这一名衔,但不少媒体就有关于殿军的报道,如新华网有《2014环球国际小姐总决赛落幕 中国小姐吴真获殿军》,南京市人民政府网有《江东街道代表队荣获“我们的节日—2013端午龙舟比赛”殿军》等,都指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中国日报网转载《齐鲁晚报》的消息《第四有了殿军奖牌,第五第六第七也等着呢》,提要说“英国一位老人觉得奥运会拿到第4名的运动员空手而归太惨,于是自己花钱定做了一批第4名奖牌,要送给各国殿军运动员。”看来第四名不仅有“军”名,还有牌牌哩。
翻阅顺德档案馆馆藏报纸,1949年8月8日《顺德周刊》一篇报道说,乐从蟠龙围内的乡民“决定本月十三日在大罗村举行三桡龙艇竞赛,一至三名罗伞金猪等奖品,十二名为殿军,亦奖高标金猪等”。呵,这里的殿军不是第四名。
其实笔者小时候对殿军究竟是第几名就颇有疑问。那时“文革”刚结束,人们欢天喜地,沉睡多时的龙舟又再风生水起,各地不时举办龙舟比赛。龙舟主要分两种,大的能容几十人,称“龙船”,小的只有几个人,叫“龙艇”。龙船比赛以彩妆为主,又叫“斯文龙”,罗伞彩旗争妍斗丽,就是比美,竞速的很少。龙艇比赛则专为比速度,比耐力,因为艇身短小,赛手少,容易组织,竞技性又强,所以爱好者很多。所谓三桡龙艇竞赛,就是每艇三个赛手,还有五桡、七桡等赛事。
为使赛事更具挑战性,一些地方会举办公开赛,称为“通天埠”,各地选手都可以组队参加。比赛时当然是奋力拼搏,争取好成绩,但有时会出现在冲刺时相让的怪现象,原因就是为了争夺殿军。
原来,有些赛事设置殿军名目,获得殿军者其奖赏比前几名要多。有些唯利是图者为了眼前利益就罔顾体育精神,在龙门前停下了,瞅准时机再冲刺。
殿军的设置原来是为了鼓励后进者坚持不懈,奖给比赛入选者的最后一名,增加一些奖赏实在是激励甚或安慰的性质。因为参赛队伍数量不一,所以不同的赛事入选奖励的名额不同,殿军是哪一名也就因赛而定了。比如上述报纸所提的赛事,十二名为殿军,即是奖励前十二名,第十三名以后的就得不到显示获奖的高标了,也许还有米酒烧猪等“慰劳品”。
也有一些赛事将坚持到赛程最后的一名称为殿军,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殿后了,但更具人性,更显体育道德精神。不过,如果成绩平平的参赛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奖赏,故意放慢速度争取殿军,那就没有意思了,所以有些赛事把倒数第二名列为殿军,以致比赛的最后也有争夺的过程,提高观赏性。
因为那么多变,难怪小时候懵懂的我分辨不清。现在阅读了有关档案,结合少时的回忆,再查找了一些资料,长知识了。
档案就是那么好玩!
来源:顺德区档案局
更多【兰台悦读】专栏信息,
请扫码关注我们“顺德百事通”订阅号,
点击菜单栏“走进顺德”,进入“兰台悦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