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大鹏局(以下简称“大鹏局”)、大鹏新区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海鲜消费旺季前第六次集中整治行动。记者从现场获悉,目前辖区多条重点海鲜街己在深圳全市率先推广使用防作弊电子秤近80台,统一实行“先计价、后消费”消费模式,海鲜消费环境明显好转。
竟使用计算机遥控电子秤宰客
大鹏新区是深圳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海鲜消费的旺地。随着近年到大鹏新区旅游休闲的游客日益增多,海鲜消费市场的缺斤短两、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欺客宰客行为也有所抬头,而且花样翻新,广大消费者对此深恶痛绝。
“例如去年我们查办了全市首宗利用计算机遥控电子秤的案件。”大鹏局稽查科副科长刘华介绍,2016年3月19日,该局执法人员在对南澳双拥码头一海鲜档开展执法检查时,当场发现了该海鲜档员工利用计算器对电子秤显示的称量读数进行遥控改变的行为。
随后大鹏局多次组织开展对辖区多条海鲜食街的专项检查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缺斤短两、未明码标价等计量器具违法行为和价格违法行为。去年该局还查处了首例密码作弊电子秤违法行为,去年全年共巡查教育商家近5000家次,查处海鲜市场计量类违法案件共52宗,到位罚没款44.3万元,同类案件数及罚没款均居该系统第一。
计划再推广使用200台防作弊电子秤
在有效打击震慑海鲜市场缺斤短两、价格违法等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大鹏局
还推进“九个统一”工作举措(统一执法打击力度、统一明码标价、统一实行“先计价、后消费”消费模式、统一投诉处理机制、统一使用防作弊电子秤、统一建立经营户微信群、统一取消自营海鲜加工费、统一公示曝光制度、统一消费者宣传提醒),探索净化旅游消费环境的长效机制。
以统一使用防作弊电子秤为例,2016年该局己在辖区多条重点海鲜街共计推广使用防作弊电子秤近80台,60多家海鲜门店开始使用防作弊电子秤。
14日下午记者在南澳一海鲜餐厅看到,该餐厅已开始使用防作弊电子秤,此秤只有一个“去皮置零”按键,可以有效杜绝商家在秤上作弊,每秤都有铅封并贴有醒目的编号,便于消费者辨识。大鹏局计划增加推广使用200台,覆盖辖区内主要海鲜街和重要区域。
同时该局还在海鲜门店张贴发放“先计价、后消费”宣传海报300余张,印制有“先计价、后消费”和消费者投诉电话的不锈钢台卡(牌)2050个、公示牌800余块,强化消费指引和消费投诉处理。
14日下午记者在检查现场看到,餐厅的每张餐桌都放置了“先计价、后消费”的提示铭牌,每张铭牌上印制有各监管所快速投诉处理电话,其中包括值班工作人员的手机号,“这样消费者可以24小时投诉欺诈行为”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鹏局还在海鲜消费重点街区和人群密集区域设置了10余块大尺寸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海鲜市场消费温馨提示信息,对不诚信经营户进行曝光。对于因不诚信经营等原因被行政处罚的海鲜商户,通过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网站予以信息公示,并将相关处罚信息推送至深圳信用网,深圳市消委会与征信部门联合曝光了首批严重不诚信经营商户14家,让不诚信的商户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据统计,大鹏局2016年计量类违法案件数量约为2015年同期的6倍,计量类投诉量同比下降47.8%,推行统一“先计价、后消费”消费模式、统一使用防作弊电子秤、统一公示曝光和消费提醒模式等“九个统一”的举措,使海鲜消费环境明显好转。 一季度检查门店230余家次
2017年大鹏新区强化辖区海鲜市场监管执法整治工作的力度不减。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海鲜门店230余家次,发放(张贴)“先计价、后消费”海报、海鲜消费温馨提醒等宣传资料250余份,发现10家海鲜经营户存在不诚信经营行为,目前查扣涉嫌不合格计量器具8台,已立案10宗调查处理。
进入4月份以后,大鹏新区海鲜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大鹏新区将加大执法打击和节假日驻点巡查维权力度。今天下午的整治行动主要针对南澳辖区内的双拥码头海鲜街、海港路餐饮门店、水头沙海鲜街等区域,开展执法回访随机抽检,检查内容为明码标价是否规范、计量器具是否准确、“先计价后消费”服务是否落实、是否设置最低消费以及是否有违规广告宣传等。
本次行动共出动20余人次,重点检查了南渔餐厅等6家海鲜门店(餐厅),检查情况基本良好,全部门店(餐厅)都在使用统一配发的防作弊电子秤,“先计价后消费”服务基本落实到位,没有发现有设置最低消费和开展违规广告宣传的行为,只有两家门店个别品种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的情形,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整改,经营商户也已现场改正到位。
【通讯员】易文强
【校对】吴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