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高铁下周开始调价,帮你算一算广东人高铁出行贵了多少钱

南方+

文|有料哥

五一假期又快到了,你们的车票买好了吗?可能有些买了票的小伙伴发现票价有变动,高铁票价不再一刀切了。这是因为东南沿海部分列车从4月21日开始调价,其中涉及广东一些站点。

佛山西站资料图。(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我国东南沿海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车票将调整。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高铁始发于浙江杭州,经过浙江宁波,最终抵达广东深圳,全长1600公里。

调价后,东南沿海高铁一等座涨幅最高接近60%,二等座的涨幅在15%-30%之间,也有部分线路票价下调。

那么问题来了,广东人高铁出行成本变高还是变低了?为什么要调整票价呢?

从深圳到潮汕,一等座最高涨了63.5元

并非所有高铁列车都调整了票价,对于广东来说主要影响深圳和汕头这一段铁路,而且受影响的是D字头列车(D字头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低,一般200~250km/h;G字头列车速度较高,一般在300km/h)。

票价是高了还是低了?

以深圳北至潮汕的高铁票价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89.5元,调整后同样区间,D3108次为107元,涨幅19.6%;D2342次为102元,涨幅14%;D2350次为85元,下调5%;D7406次为73元,下调18.4%。

从有料哥对比的这几趟车次来看,一等票的涨幅较大,二等票有升有降,有的比原来还便宜了16元。

广州至潮汕的票价也上涨了:

有料哥仿佛看到潮汕人在12306网站前捶胸顿足的画面了。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回家了!

实际上,这样的价格调节与航空类似。此前铁路票价全部“一刀切”,无论黄金周、周末还是平时,无论早晚,只要是同样的旅程、同样的席别,只有普速、D字头和G字头三种价格。

调价后,价格成为调节客流的杠杆,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冗余较大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高峰时段,选择短途直达车,出行成本反而更低了。

广州南站资料图(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比如要回潮汕的话,首先盯着二等票,然后选择短途直达车次,并避开黄金时段,你没准还能剩下10几块买10个卤蛋呢。

而对于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了。

高铁要涨价,凭啥?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票价调整前,东南沿海高铁长期执行国家1997年批复的高等级快速软座票价标准,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深圳至汕头大约300公里,坐大巴大约要花140元,平均每公里0.4元。深圳北至潮汕未调价前的高铁票价为一等票107.5元,二等票89.5元,平均每公里花费分别为0.4元和0.3元。坐高铁竟然比坐大巴还便宜!

这样算下来,咱们坐高铁是赚了很久的便宜啦!

由于定价低,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铁总”)一直在亏损。2016年前3月,铁总净亏损87.3亿元,前6月经营状况略有好转,但仍累计亏损72.9亿元,前9月累计亏损仍维持55.8亿元的高位。

此前铁总相关负责人在媒体上表示,东南沿海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发达,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比较充分。票价优化调整后,旅客乘坐高铁出行,在旅行时间和票价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而且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断更新改进服务设施和条件,为旅客创造更好的旅行环境。

南方日报资料图

票价整体被调高,你赞成吗?

看到这,相信不少网友都会说:这算什么问题啊?要我多花钱,当然不赞成啊!事实上,此次高铁票价调整,也确实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有人点赞,也有人吐槽。

有料哥分析认为,机票淡旺季的差价能相差到3倍,汽车票在淡旺季也会上下浮动,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而当几十年固定不变的火车票票价突然要开始调整,人们必然难以接受。

凤凰网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也显示,近四成网友认为调价可以接受的同时,也有超过六成的网友表示票价太贵,可能会在此后影响他们选择高铁出行的心态。

数据来源:凤凰网

近几年,飞速上涨的物价也给很多人形成了一种观念,只要价格调整就必然是上涨的。但其实,对高铁动车组票价的优化调整≠涨价,对繁忙的线路适当提价,对客流量较少的线路适当降价都是有可能的,总体上有升有降。

还有许多网友会问:中国高铁票价到底贵不贵?其实,目前中国高铁的基准价并不高。

日本新干线

拿铁路交通网络超密集的日本来说,从关西国际机场到京都,大约100公里,乘坐关空特快列车HARUKA需花费人民币118元,也就是每公里1.18元;从京都到东京,大约370公里,乘坐新干线希望号的指定席,票价大约是360元人民币,每公里0.97元。调价后深圳到潮汕每公里花费0.57元,日本的高速列车贵了一倍有多啊!

关西国际机场至京都轨道交通花费(左)。京都至东京轨道交通花费(右)。

当然啦,只算单位花费不考虑工资水平就是耍流氓。媒体作了一番比较:

来源:央视新闻

有没有感受到人民の高铁の本愿!

能像航空公司一样运营铁路吗?

还有人喜欢拿铁路与航空公司做比较。But二者之间有个重大的差别——航空公司是不需要自己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场都是各地政府投资建设的,而铁路、站台、土地的开发建设则是铁总掏钱的。运营铁路的成本大头主要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航空公司的大头出在飞机的燃油和维护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上。掂量一下这二者就会发现,一搞基建就是大出血……

再说说铁路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货运,一是客运。铁总目前的盈利主要还是货运,而货运与宏观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而现在货运主业在持续下滑,公路、航运等加入进来拼抢运输业的蛋糕,让铁总这块业绩雪上加霜。

实际上,高铁票价有升有降是“潮流”。任何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都要靠价格因素来完成资源配置,它也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化转型中的中国铁路,应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上的作用,充分利用运能,综合考虑铁路运输成本、市场需求、旅客承受能力等各方因素合理确定票价。

【策划】不烦

【撰文】点小羊 王剑强

【校对】杨远云

编辑 丁晓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