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对接深圳,那低调的佛山中心城区做了什么?

南方+ 记者

中国深圳正和美国硅谷、以色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创新中心,有人将这三个地方比喻为散播创新火种的当代奥林匹斯山。在珠三角家门口坐拥一座“奥林匹斯山”,许多城市争相与深圳握手,让自己的频率跟上世界创新的脉动。

比如中山与深圳建极速对接的深中通道,东莞与深圳建三座无缝对接的跨线桥,惠州也提出全面对接深圳,而佛山市顺德区也将“发现顺德 全球路演”首站放在了深圳。

与其他地方的高调对接不同,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佛山市禅城区已经默默地走进深圳,举行了4场针对不同面向的对接活动,本周六(15日)还将再赴深圳进行第五次握手。这五次握手背后的脉络十分清晰,从产业,到城市,到人才,全面对接深圳创新资源,一面取经,一面“接盘”。

4月15日,禅城将与赴深圳进行第五次“握手”,全面对接深圳创新资源。图为深圳南山区。

◎第一次:引入深圳智造 升级禅城制造

2016年7月,由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带队,禅城区委、区政府主要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负责人以及辖区内13个重点产业园区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组团赴深圳宝安开展产业对接活动。这是近几年禅城在外地举行的最高规格的专场推介会。

为什么是宝安?宝安是深圳机器人产业重地,在全球挺进工业4.0时代,谁能占得机器人产业,谁就能赢得智造先机。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就曾表示,深圳宝安区的机器人生产实力雄厚,建议禅城和宝安两区联手,机器人的研发在宝安,而生产制造则放在禅城,强强联合,实现产业互补。

佛山市2015年出台“机器换人”计划,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制造都将是佛山制造升级的重要路径。因此,禅城与深圳的初会就瞄准了机器人出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初会获得深圳热烈响应,宝安当地两百多家信息科技、智能制造、机器人等行业企业与禅城代表团深入交流对接,直接促成华南大数据研究院、佛山星河WORLD、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佛山中美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的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禅城。

初战告捷,禅城意识到,面对深圳这座创新富矿,禅城也有牌出:一方面,深圳发展到今天,就像一锅烧开的水,遇到了容量问题,制造业开始外迁,他们需要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另一方面,目前深圳一些村级产业园的租金已达到每平方米50-60元,而禅城近年新兴的一些主题园区租金只要其一半左右,价值洼地带效应明显。此外,从珠三角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日益扩大的宏观战略也模糊了特区的边界,将禅深两地划在了同一区位之上。

◎第二次:取经商服经验 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

与第一次握手深圳仅1月之隔,2016年8月,堪称禅城商业“九大行星”的百花广场、兴华商场、顺联国际、绿岛广场等9大禅城核心商业体共赴深圳,参加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和连锁经营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展开商服对接。

百花广场大楼。

名为对接,实则取经。用禅城区连锁企业家协会秘书长萧健敏的话说:深圳现代服务业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完善而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对于正致力于打造服务强区的禅城来说,深圳服务业的很多经验值得禅城商家学习。

深圳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国内领先,商服增加值甚至高于文化和物流产业。同时,对新增劳动力就业率的贡献也非常高。其中,深圳连锁企业担当重要角色,连续多年发展势头迅猛,推动深圳传统商业逐步向现代商业转变,成为深圳零售商业的主体。深圳着力建设了三大商业区,分别是“金三角”商业区、华强北商业区、南山后海商业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开拓网上交易,探索“商业+文化”、“商业+体育”、“商业+艺术”、“商业+旅游”等新模式。

禅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区,同时也是商贸中心,多次提出打造佛山的天河。不过,祖庙商圈的打造却曾在广州友谊佛山店撤场时受到质疑。禅城“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新三大商圈,目前都还是雏形状态。萧健敏表示,接下来还将与深圳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商服业交流,希望形成常态化机制,为禅城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经验和资源。

◎第三次:对接创新要素 助力高企培育

2016年12月,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再率高规格团队进入深圳,在南山区召开2017佛山禅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对接合作洽谈会。

南山是深圳第一经济强区,即便对其了解不深的人,想必也知道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华侨城等知名景点,这些景点都在南山。南山与禅城的交集在“创新”二字。南山聚集了深圳大学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量创新资源,是支撑深圳创新的重要引擎。而禅城区正在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对创新要素的需求如饥似渴。

与此同时,日前确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在此背景下,禅深两地创新资源的互动正当其时。

禅城握手南山的另一个现实需求是高企培育。随着本土存量企业的挖掘,未来禅城高企要保持较快增长,就必须吸引广深一线城市的创新资源,形成梯度聚集,而南山恰是深圳高企的集聚地和培育地。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禅城与南山同样位居中心城区,同样面积不大,面临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禅城希望可以从南山发展模式中寻找更适合自身产业和城市升级的路径。

◎第四次:对标城市更新 破解老城改造瓶颈

2017年2月20日,禅城与深圳第四次握手,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率队到罗湖区考察学习,并与罗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缔结成友好城市。

罗湖与禅城,一个是珠江东岸曾经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的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另一个是珠江西岸拥有2万亿工业产值的制造业大市中心城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上 两地大致处于两条平行的轨迹上,鲜少交集。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土地开发强度遭遇瓶颈,难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

与禅城的“三旧”改造经验相比,罗湖的城市更新改革要走得更远一些。为了打破部门间固化的板块和链条,强化区级政府的统筹职能,罗湖建立了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的城市更新领导小组会议机制,把各职能部门组织起来每周参加领导小组会议,统筹全区资源协调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具体问题。罗湖的城市更新办法每两年调整一次,在政策、制度、利益协调等方面更为灵活。城市更新是以市场和企业为主体,政府做好监管服务。当一些老旧住宅区涉及产权较为复杂的情况时,则由政府出面,把协商谈判放在前面,把协议标准进行前置。只有当业主100%同意更新项目,100%同意补贴标准时,才会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地。

罗湖的城市更新,在发展理念、发展担当、发展勇气等方面都非常值得禅城借鉴。

◎第五次:吸纳海归人才 增强创新软实力

2017年4月15日,禅城将第五次握手深圳——由禅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多个部门,组团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禅城此次目标明确,就是吸引海归人才加入到禅城创新发展中来。

届时,禅城展位将亮相“国交会”全国引智成果展览交流板块。据悉,这也是禅城首次拿下“国交会”城市“特装展位”,面向海内外人才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禅城近年来城市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产业人才政策以及区域招才引智的成果。

吸引创新人才,禅城已筑好了巢:积累雄厚的产业基础,设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新大赛,各种生活配套服务创新主体,万事俱备,只等凤凰来。

世界第四大湾区的规划,拉近了禅城与深圳的距离;多年的高速发展,令禅深两地在许多领域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相似的目标和追求,禅城与深圳的气质越来越像。80年代中,深圳有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夜色阑珊》,歌词里那“美丽的姑娘”代表深圳第一代创业者。30多年峥嵘岁月里,多少“美丽的姑娘”从深圳来到了佛山禅城。禅城的故事深圳的歌,仿佛那珠江的水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握手只是开始,一切to be continued......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主要日程安排表: 

【统筹】张培发

【撰文】李晓玲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刘丹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