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4750万年前,南海名山背后藏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珠江时报 2017-04-11 17:11

古代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广州人称东边的罗浮山为东樵,西南的这座山就称为西樵。在广东是名山之中,论险峻,樵山不及丹霞;论奇秀,樵山不比鼎湖;而论文化,樵山荣登榜首则当之无愧。若想一窥风光秀丽的西樵山背后的故事,现在为你一一叙说……

◎4750万年前,西樵山诞生

话说在4750万年前的白垩纪,在珠江口南海边有一座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加上海啸的力量,形成了如今的西樵山。后来,山体又出现了几次岩浆喷发,形成了簇拥的峰峦,以及出水莲花般的山体

图为九龙岩,九龙岩是当年火山爆发留下的9个气泡山洞,一景看尽西樵山的前世今生。图为九龙岩,九龙岩是当年火山爆发留下的9个气泡山洞,一景看尽西樵山的前世今生。

珠三角冲积平原形成,海水消退,西樵山一变而成陆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座山,长出青草绿树,走兽飞禽栖息其间,至此翻开了珠江三角洲古老历史的新一页。

◎观音与西樵山早有因缘

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鲜明。它不仅以儒、释、道三教融合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观音文化令人瞩目。相传观音菩萨和西樵山很有因缘,观音菩萨曾在这里现身并解救了此地百姓的苦难,后人便建了这座观音菩萨像,供人朝拜。这尊高61.9米的著名的观音菩萨座像,宝像庄严,双目低垂,似时刻关注守护着山下的南海大地。

每年农历正月廿六,这里会有上千年历史的观音开库民俗活动,有着“新一年财运亨通,事事顺利”的寓意。当天,西樵山上万人攥动,游客手持金钥匙,排队开“金库”,掏支票,场面热闹,一片欢欣。

平时你可以来到观音文化苑祈福转运,在许愿树下许愿,再品一品这里的斋宴。

◎“自习室”变为道教文化圣地

西樵山麓白云洞道教云泉仙馆,更是风景灵秀,景出天然。云泉仙馆前身为一书院,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南海人李攻玉建攻玉楼,让一班读书人在此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后来又有南海人岑怀谨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攻玉楼对面,以鉴湖之隔,兴建三湖书院,来此攻读的学子逐渐增多,房屋也逐步扩建。但由于学子们只是暂时在此读书,每到秋闱考试,学子们便各走东西。庭院无人看管,难免荒芜。

于是乎众议将其改建为云泉仙馆,供奉吕祖,由道士住持。自更名为云泉仙馆后,道士在此修炼,西樵山与罗浮山一样,成为岭南两座道教文化的圣地之一。

说起吕祖(吕洞宾),不得不提他的生日——农历四月十四的大仙诞。每到这天,南海西樵就会举行庆祝活动。其中以西樵山下的大仙巡游、大仙诞庙会最为闻名。大仙诞正日上午,长号吹响,鸣锣开道,道教旗幡,高雅庄重。众信众抬着吕祖仙打头阵,真人版的七仙紧跟其后。

大仙诞一开锣,庙会也如约而至,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西樵“大仙诞”庙会从白天都晚上都人流不断。每到大仙诞的狗仔墟,官山都以其独有的热闹,成为一道风景。

◎800年历史古村,人才辈出

西樵山是旅游名山,也是讲学洞府,其山脚下的松塘村开村已近800年。松塘村古建筑保存完整,人才辈出,翰墨流芳,翰林之风鼎盛,素有“南海衣冠推望族、西樵灵秀萃吾门”的美誉,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考证,在明、清两代,松塘村考中进士、举人及获颁优贡者的就有近20人。其中,区玉麟、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四人,更入职清代翰林院,故松塘村又有“翰林村”的美誉。游走于松塘村,你会发现“孔圣庙”、“养正书舍”、“汇川家塾”等文风建筑。

【来源】佛山新闻网 珠江时报

加载全文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