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嗅觉减退、便秘、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震颤……你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四川新闻记者了解到,以往人们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病,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患帕金森病也很常见。
中国帕金森患者居全球首位
据了解,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中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30万人,居全球首位。在帕金森病早期,一些症状并不是很典型。病人的症状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出现,经常会感到乏力,运动起来有些吃力,走路不摆臂、走路拖步或前冲、手足微颤、写字越来越小、面部没有表情等,这些病情易被误诊。当发现这些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帕金森专科就诊。特别是近年来帕金森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群体切不可大意。
聪明人易患病?或与用脑过度压力过大有关
从著名作家巴金、数学家陈景润到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等,众多名人都得了帕金森病,不少人戏称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得这病。针对这个说法,从事帕金森病20多年临床康复治疗的李晓红医生表示,“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临床上既有聪明人、高智商的人患这个病,也有普通人甚至弱智的人患病。”
不过,李医生随即解释说,高智商的人之所以多发帕金森病,可能和用脑过度、压力过大有关,“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不是特别清楚,有人认为和遗传有关,有人认为和环境有关,还有人认为和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她进而解释说,“高智商人可能闲着的时间相对要少些,可能会不停地给自己找事情做,不停地工作,压力也就会无形地增加,这时候血压也会相对更高,时间长了,可能发生不同层度的脑血管功能的改变,比如患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概率增加,使得脑部局部供血改变,也就有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这也就使得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增加。”
李医生提醒说,现在许多疾病都和压力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定要调整心态,学会科学地工作,正确面对压力,合理地锻炼身体,规律生活、正常饮食,把事业做到最大极致的同时,也要把身体尽量做到长寿的极致。”
难治愈但可控制
目前,帕金森病不能治愈,但有很多方法减轻和控制,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通过脑起搏器治疗。适应人群是中到重度的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达州一名62岁的患者在两周前做了此手术,他患病8年,他说自己在做手术前甚至连起床都要老伴扶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