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是“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修复南粤古驿道,提升绿道网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工作部署,2017年4月8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开展了以“香山寻古幽 快乐长南迳”为主题的2017年香山古驿道户外行活动。踊跃报名参加的近百名局机关及局属单位“驴友”沿途跨过古桥、走过石阶,一路在古树葱茏的古道中寻访摩崖石刻等实物见证。在珠海这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长南古迳古道上,“驴友们”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交融,一领古道自然的休闲风光的同时,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古驿道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此次“香山寻古幽·快乐长南迳”——2017年香山古驿道户外行活动由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田建华副局长带队,共有近百名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家属参加。周六一早大家就在大会堂门前集中,驱车前往凤凰山下。从普陀寺广场走上长南迳古道,沿途经过长南迳石板桥、鲍公之墓、摩崖石刻等,穿越凤凰山到达终点会同正坑水库。
在300多年前,长南迳曾是上栅、官塘等村民日常往来于前山、澳门的交通要道。据珠海的老人说,孙中山先生也曾从这条古道上走过。古道从唐家湾官塘村出发,到达东坑村,目前留下的遗址全长约3.5公里,险要处凿山成路,陡坡处铺垫石板成梯级,是研究清代香山北部地区与澳门之间交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遗存的古道局部路段现状还保持原有的石板路。
在300多年后,这场踏上郊外古道,穿越凤凰山的户外活动,则以休闲健身等新的方式重现着这条古道的魅力,并丰富了对古道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理解。
户外行活动正式开始前,田建华副局长在作动员讲话时鼓励大家用脚步丈量古驿道,亲身感受城市的温度。在普及古驿道知识、保护古驿道遗址和周边生态环境后,“驴友”们展开了一轮赛前热身,并分成凤凰队、小花队、青春活力队等4个小组,准备接下来在古道上进行定向寻踪、闯关游戏以及古驿道相关知识互动游戏等。
行走在山间的蜿蜒小道,“驴友”们火力全开,时而要攀登上陡坡,时而要穿过丰茂的林草,面对疏松砂石的下山路况,有时还需要队友们相互合作,手搭着手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下行。
此次活动路程全长约5公里。一路上,队友们不仅要克服不同环境的路况,还要时刻准备完成定向寻踪的任务。因为在整个户外活动中,长南迳古道的植物旁,被随机地放置了关于古驿道的“知识小卡片”。
在活动游戏环节,4个小组的队友们活学活用,上演了一场有趣的“抢麦大战”。“这题我会!”主持人的问题话音刚落,几位队员就立马冲向他手中的麦克风,抢夺答题权,说出路上收获的古驿道小知识。
队员们在户外徒步的过程中,小组合力闯关,在凭借地图到达终点前进行任务闯关,在互动互助中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也在以游戏为形式的古驿道知识问答中,“即学即用”。
这种既有体验,又有参与的活动形式,让古驿道的风采能深刻地留存队员们的脑海中。
来自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顾悦是本次活动的4位小组组长之一,“平时队员们接触这样的户外活动应该还是比较少,在这样的道路上穿行很有挑战性,…在亲身体验到古代出行情况的同时也是很好的健身休闲活动。”
“对古驿道的渊源、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希望古驿道在未来能展现出更多人文和历史元素。”而来自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马文超,则不仅钟情于古道珍贵的自然环境资源,更升华了对古道历史文化的保护的认识,他喜欢“更多的人以重走、重访、重现等形式,为古驿道留下更多新的文化印记。”
田建华副局长表示,未来珠海将继续做好古驿道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涵盖古驿道本体修复、标识系统、沿线村镇整治、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活化、旅游开发、主题赛事活动多个方面,让市民走进古驿道,感受“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