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高校校园电动车激增暗藏隐患

湛江日报

现今的高校,校园中的交通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步行为主,而是变成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场所。而在我市的几所高校,校车和电动车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几所高校,发现在高校内骑电动车的学生越来越多,此外,除了学生自驾的车,一些快递车、送餐车也频频在校内出现,但电动车来回穿梭在窄小的校道上,给师生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也给校园管理带来了难题。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对校园交通进行整治。

1现象

高校内随处可见电动车

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校道上人员突然密集起来,电动车参杂在人群内来来往往。

该校法学院15级林同学表示:“学校电动车随处可见。我们宿舍四个人,其中三人有电动车。由此可见,不管是合理管理方面,还是停放用地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即使目前校园内并没有传出电动车造成的严重交通事故,但校方也要从未雨绸缪、防范未然的角度考虑。”

除了学生拥有的电动车,校园内还夹杂着相当数量的外来车辆。不仅在海大,岭南师范学院亦如此。记者在岭南师范学院走访时发现,大量身穿外卖服的小哥骑着电动车在校园内来回穿梭,为了使外卖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学生手中,他们的骑行速度飞快。“学校里有很多外来车辆,特别到了晚上,心里想着那么多来路不明的人在学校里骑车就很害怕。”岭师16级的李同学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学校保安处不会拦截进入学校的电动车,任何人骑着车都能在学校里畅通无阻。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一些高校内还有提供电动车租凭服务,原本只有校外才能租到电动车,现在许多校内的商家也纷纷效仿其模式,推出租凭业务。海大寸金学院的大二学生小文告诉记者,只需要留下电话就可以租到电动车。她说,“要使用电动车很容易,不需要特地买一辆,在校内校外都可以租到。”

记者在一些高校看到,校内租凭点的柜台边经常围着十余个想要租车的学生。而记者假装想租车,在租凭点询问了价格,留了电话以后,等待了片刻后,店员就取出电动车将钥匙递给记者。

2调查

部分高校出台管理措施

记者走访的几所高校,在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楼下,过道上、草坪上随处可见电动车。岭南师范学院的一位老师透露:“学校里电动车太多了,到处穿行十分危险。”

而电动车的使用,无法避免要充电。记者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生从宿舍引线下楼给车充电。对这种危险行为,其他学生也有意见。

记者了解到,为了规范校内电动车秩序,我市部分高校校内都设置有专门的停车点,也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

而近日,广东海洋大学还出台了《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电动车管理方案》,方案规定:拥有电动车的学生要凭学生证、购买车辆发票和车辆合格证办理校园电动车临时通行证。2019年开学后,学生一律不得在校园内驾乘电动车,违者由保安处暂扣电动车,并移交交警部门处理。

3心声

环校车也亟需改革

采访发现,不少学生在关注电动车管理的同时,也期待学校是否会完善环校车系统。不少学生反映,在高峰时段,为了乘坐环校车排队等待花费大量时间,不少同学宁愿花费力气步行。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专业2015级的陈同学表示:“晚上人少,但是环校车必须等人满才发车,一等就是十几分钟。环校车原本一排座位只能容纳三个人,但在学生上下课的高峰时段,通常一排要乘坐四到五个人。”

环校车乘车点不够灵活是很多高校的通病。岭南师范学院14级计算机张同学反映:“学校里只设置了三个乘车点,早上去上课,往往等车的时间比步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要长。”

此外,据不少同学反映,在高峰时段,学生乘车需求大容易造成车辆供不应求,而司机为了多跑几趟,往往驾驶时车速过快,不仅车上的同学倍感不安,校道上的行人也对此侧目而视。因此,有学生提议,学校在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同时,也应该对环校车进行管理,例如限速,例如增加发车班次等等。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师表示,高校校园交通是以高校师生为主要部分的校园中的人为活动主体,以上下课和日常生活为主形成,与城市交通、社区交通千差万别,如大学生和高校老师的活动特性区有很大的潮汐性,寒暑假是师生返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集散等等,师生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对校园周围与校外交通的衔接也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环校车的改革要需要高校的重视起来,只有让学生们出行都方便起来,校园的交通秩序才会有根本好转。


编辑 刘稳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