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深圳交委、公安交警局、城管局在深圳中心书城联合举办了“文明骑行,有序停放,我们在行动”的访谈活动。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10月底共享单车进入深圳以来迅速蹿红,目前深圳已有7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约52万辆。
共享单车凭借其更高的灵活性、便捷性,点燃了市民自行车出行的热情,深圳共享单车用户注册量超过900万人次,日均使用量达到250万人次,日均骑行总里程约500万公里。
随着共享单车的集中、大规模投放,共享单车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清明小长假期间,共享单车“挤爆”深圳湾公园。为此,日前深圳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互联网自行车定位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出企业在车辆管理、用户管理、押金管理、事故赔偿等方面的要求;明确了用户行为规范和违规行为处罚。
不少人士呼吁,企业、政府、市民三方需共同努力解决共享单车现阶段的问题。企业通过技术和模式加强运营,政府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市民的骑行行为未来也有望纳入征信体系。
共享单车挤爆深圳湾公园 周末假日禁行自行车
据深圳湾公园管理处统计,4月3日当天客流高峰期达30万人,入园共享单车达1万辆。深圳湾公园园长邵志芳介绍,深圳大多数公园都禁止自行车入园,而深圳湾公园则有一条骑行绿道,“9号线开通以来深圳湾公园日均入园20-30万人次是常态,人在公园里面已经很拥挤了,所以出现了单车堵路的严峻现象”。她介绍,4月3日事件之后,深圳湾公园周末和节假日禁止自行车通行,要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在周末和节假日前一天晚上12点之前把园内的共享单车清除出公园,并在平台上公告用户。另外在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关键节点有公告,在公园门口也有停车区域。
“4月3日共享单车挤爆深圳湾公园的事情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ofo单车相关负责人吴瑞荣表示,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型业态,政府、企业没有预料到它会如何发展,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另外,当天深圳主要几家共享单车免费,增加了骑行量。“ofo有节假日预案,只是当天深圳湾的情况超出了预期,我们也是连夜清理,第二天凌晨清理完。”而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高贞贤也表示,在当天摩拜也出动了上百人的力量参与单车清理。
52万辆共享单车已接入交警平台
共享单车运营管理,不仅仅考验企业,也考验着政府和市民。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52万辆共享单车已纳入交警的重点车辆监管平台,另外各企业也都从技术和模式上对共享单车进行监测和调动。
市公安交警局指挥处处长王亚飞介绍说,在监管行人非机动车违规走进机动车道方面已经从源头上和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关系,已经和在深圳经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了数据交换,把目前为止52万辆的共享单车全部纳入到重点车辆的监管平台,像校车、公交车、运营车辆一样。
在技术手段方面,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高贞贤表示,车辆的运行有固定的轨迹,会有潮汐现象。为此,摩拜单车通过调动用户积极性推出了红包车,像找红包一样专门找到这个车,骑行超过10分钟奖励1元钱到100元钱不等。“用户非常希望参与到这个互动化的游戏里,这背后是通过上亿次的骑行轨迹,加上大数据算法,我们会不定调整红包逻辑,让用户把车从车多的地方骑到车少的地方。”
ofo相关负责人吴瑞荣也表示,ofo有线上监控技术,如果车辆长期不动超过24小时,线下的运维人员会巡查,而ofo的运维人员在深圳有600左右,是同业里面最多的。“在技术方面,ofo已经和华为、腾讯战略合作,研发新一代的智能锁,和北斗合作研发新一代的定位。”
今年底路边自行车停车位将容纳20万辆自行车
另一方面,以慢行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不足是共享单车问题集中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市交通运输委党组成员、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黄生文对此表示,90年代以来主要是机动化时代,超前考虑不足,同时共享单车投放的数目过快,基础设施较少带来很多问题。他表示,在自行车道规划改造方面已经在进行,“对以后新建改建的道路,原则上都要考虑自行车道的设计;在道路改造方面,结合自行车短距离出行、与公交轨道接驳的定位,会在一些片区道路特别是次干道以下支路进行改造;对人行道宽度足够的道路通过适当的标志隔离行人和非机动车,基本的计划是到年底完成不低于100公里,未来还会加快力度”。
另外,他表示,很多区域投放量远远大于需求,共享单车要对市民的骑行需求进行测算,对于投放量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考虑到停车位设施,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停车资源的建设。“目前,交委规划的路边停车位有1100个,容纳4万辆自行车。到年底,我们计划达到5000处,容纳量预计不少于20万。”
“深圳湾公园也建了7个停车场”, 邵志芳表示,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我们也会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如何满足需求,或者采取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螺旋式的停车。
信用分有望接入个人征信
对于市民来说,良好的使用习惯是防止共享单车运营问题的重要办法,记者了解到,不少共享单车企业推出的信用分也有望纳入个人征信。黄生文表示,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对乱停乱放进行制约,因为单车有GPS系统,对于这类骑行下次可以评价,达到一定积分下次就不让用了,或者没有乱停乱放,收费高一些。
对此,高贞贤表示,企业的技术需要一段时间迭代,随着时间的发展,高精地图、智能停车的使用,会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摩拜单车在业内首创信用体系,注册摩拜单车有100分,每次规范停车都会增加1分,如果违规停一次,一旦核实就会扣除20分,从100分变成80分的时候,用车成本就非常高。
现场有市民表示,信用分系统未来对接征信系统希望深圳走在前面。王亚飞表示,目前就共享单车纳入征信和企业也在探讨,很快就会出台一个初步意见,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人征信,比如不按规定恶意停放,不遵守文明驾驶的行为,我们会把他纳入到征信系统里来。“在此之前,我们对一些交通违法已经纳入到了社会征信系统里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