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山东临清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学生在宿舍遭多名同学殴打的事件,打人的视频从4月5日起在网上开始流传。随后当地教育部门公布了调查结果,对涉事学校当年度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该校校长、常务副校长做出书面深刻检查。
这场欺凌事件的进展,确实是件好事,但校园欺凌现象屡屡成为热门话题的情况,却令人深思。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看到校园暴力的视频流出。而校园欺凌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让全社会都开始担忧:现在的孩子们,究竟是怎么了?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事件,如何救救那些受害和施害的孩子们?
什么是校园欺凌?
大家都看过星爷的《逃学威龙》吧?学校里有帮派,收保护费的!就连帅气如星爷,到了学校里也逃不了被其他坏男生欺负。虽然那是电影虚构的剧情,不过事实上,校园欺凌事件可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在美小留学生欺凌同胞事件骇人听闻,现在的女权斗士艾玛•沃特森据称在布朗大学读书因为难忍校园欺凌一度退学,甚至连日本的爱子公主,在学校也被欺凌到不敢去上学的地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依测量及评价标准而异,各国从2%到60%都有。
那么,令全世界大中小学生闻风丧胆的“校园欺凌”,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恐怖怪兽?
小编翻查资料了解到,校园欺凌(英语:School bullying)又称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指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校园欺凌研究先驱、挪威的丹•奥维斯博士明确指出欺凌的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
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复。
欺凌通常分为三种形式:1、肢体欺凌;2、言语欺凌;3、关系欺凌,也称为非直接欺凌,即攻击和受害者有关的人,以此方式来孤立受害者。
校园欺凌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甚至在互联网上。随着科技进步,即时通讯软件、网络论坛、BBS等交流平台也成为欺凌事件的发生场所,欺凌者利用互联网,通过文字或多媒体,长期、反复攻击受害者,这种形式也被称作“网络欺凌”。
欺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长期欺凌往往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导致自尊降低,行为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离家、逃学、焦虑、悲观等,同时造成学业滑坡、人际疏离,甚至出现慢性疾病、自残、自杀,或者导致受害者产生报复性攻击行为,比如著名的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案。
另外,研究显示,欺凌对加害者本人也有影响,加害者成年后犯罪、酗酒比例相当高。
细数这些年引起热议的校园欺凌事件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5—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而在世界范围内,每5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暴力,三分之一的13至15岁的学生受到多次校园欺凌。
许多电影也以校园欺凌事件为主题,星爷的《逃学威龙》自不必提,像《大象》、《贱女孩》、《失控的校园》、《魔女嘉莉》、《单亲插班生》、《天使之恋》等……细数起来也有长长一串。
校园欺凌,在广东也不例外。近日,湛江雷州南兴镇某小学,一群十来岁的小学生对一名女生实施猥亵行为,相关视频流出后让网友大为震惊:一群小学生,到底是从哪里学来那些猥琐的动作……
去年12年,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欺凌说NO!》的文章刷爆网络,文章中的母亲称,她的孩子在北京中关村二小的男厕内被两名男同学用装满卫生纸的垃圾筐扣头。此事后,孩子随即出现了失眠、厌食、恐惧、爱哭等症状,被医生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尽管事件真相后来依旧扑朔迷离,但此事件引起了市民对校园欺凌的关注。
在此之前,则有中国在美小留学生欺凌同胞事件。涉嫌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翟云瑶、杨雨涵和章鑫磊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三人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服刑期满之后将被驱逐出美国。
而在日本,一个最有名的受害者便是皇太子德仁和皇太子妃雅子的掌上明珠爱子公主了。据日本媒体曝光,爱子在学习院读小学二年级时,在学校受同学欺负,被投掷书包,导致爱子惧怕上学,常常缺课,甚至出现腹痛、发烧等症状。
对欺凌说“不”!这些国家是如何做的?
校园欺凌这么凶,既不能单说是“坏孩子”本身的问题,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家长教育失职,更不能一味地抱怨学校管理不足……总的来说,要让欺凌不再回到新闻板块,其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编特意搜罗了一些相关资料,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处理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或许有些地方值得借鉴和反思。
美国:立法预防和打击校园欺凌
自2010年起,美国教育部就开始采取行动打击欺凌和网络欺凌。美国有五十个州通过了反校园欺凌立法,其中新泽西州2011年9月开始实施美国最严厉的反欺凌法。
一起看看最严厉的反校园欺凌法是什么样的吧:每个学校将必须向国家报告每个欺凌案件,州政府将根据欺凌标准、政策和事件对每所学校进行评级。每个学校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计划来处理欺凌。所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必须处理向他们报告或他们亲自见到的任何欺凌事件。欺凌者如果被判定犯有任何类型的欺凌包括取笑或更严重的欺凌形式,他们可能受到的惩罚包括退学和开除。
日本:初二男生不堪欺凌自杀,促使日本立法反欺凌
2013年就通过了预防欺凌对策促进法,要求学校采取具体措施及早发现并防止欺凌。该法是在2011年10月日本滋贺县一名初二男生因不堪欺凌自杀后通过议员立法的方式制定的。
韩国:加强人性和道德教育
韩国开通了24小时举报校园暴力的117热线电话,并向一些有需要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此外,2014年,韩国通过了《人性教育振兴法》,以法律形式将人性教育定为韩国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必修课。
在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专门法律出台,不过,去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而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指出:“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以法来办,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
【策划】小胖
【撰文】王剑强
【校对】吴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