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的来源竟与仙人炼丹有段古!这些丹灶故事你不一定知道

南海丹灶
+ 订阅

说起丹灶,很多人都爱它惊艳了整个阳春三月的黄金风铃木大道,那里更是康有为的故里;却很少人知道丹灶一名的起源。

其实,丹灶这个名字是与一位仙风道骨的人士——葛洪在南海金峰岗炼丹的事迹大有关联↓↓↓

“丹灶”一名来源:

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家,在古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着许多重要的发现。

相传在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一心寻找丹砂炼药的葛洪,从罗浮山云游到丹灶(当时的丹灶还称珍丰市),忽觉这里风景如画,便决定在金峰岗结灶炼丹,为周边的百姓治病。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珍丰改名为丹灶。

▲在丹灶仙湖景区的无极养生园内,就有葛洪与其炼丹仙钵的纪念雕像

葛洪炼丹仙钵的遗址竟在仙岗村

如今,在丹灶的仙岗村仍保留着传说中葛洪当年用于炼丹的一只钵。据介绍,这个石钵是仙岗村在开村前,在村中的大庙塘中挖出来的。早年的塘边还有刻着“葛仙遗迹”字样的碑石,因此村民称此石钵为“仙钵”,又将该村命名为“仙岗”。

这条深幽别致的古村,以老井众多为特色!当年葛洪清洗草药、取水炼丹的那口“蟹眼仙泉”,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潺流至今。井中的甘甜的泉水可直饮,更有养生的功效;因此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吸引了不少珠三角的朋友前来取水。

▲在早前的第五次城市升级巡查行动中, 市委秘书长郭长勇(右二)等人便尝试了“蟹眼仙泉”中的井水,并大赞泉水甘甜和村中生态文明做得好

仙岗村中的这眼“蟹眼仙泉”还有雌雄之分,这就来细听仙岗村的土著贤姐讲古仔吧

▲南海区的优秀导赏员朱凯贤

除了仙岗村,丹灶还有很多与“仙”字有关的地名,比如:仙湖、仙祠、仙井坊等;整个丹灶,真的岂一个“仙”字了得!

其中,仙湖景区中就有着华南最大规模的黄金风铃木花海,每逢阳春三月,那延绵3公里的花树便会开得一片金灿灿!如今最美花期就已经过了,各位想睇靓花的街坊,下年记得趁早了噢~

赏花点:丹灶仙湖畔草地、祈福南湾半岛小区道路

如今的仙湖景区,虽没有了漫天黄花的风光,但你依旧可以在内体验恍如置身于“威尼斯”睇醉美日落的感觉,闲来一游很舒心!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度假村

“沧海桑田”一词也是源自丹灶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南海,有着大片的桑基鱼塘风光,如今在丹灶还能一览那恍如“沧海桑田”般的摄人景致~

但你可知道“沧海桑田”一词也是源自于南海丹灶?这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编撰的《神仙传·麻姑》一书内,是依据南海、顺德境内古堤围“桑园围”发洪水的故事而创作出来的。

“沧海桑田”一词来源:

古时的古堤围“桑园围”,横跨如今的南海区丹灶镇、西樵镇、九江镇及顺德区龙江镇等地,修建于北宋末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是历史上珠三角桑基鱼塘最密集的地方。

相传,当时桑园围内的桑田,容易受到西、北江洪水的严重威胁,一旦遇到大洪水,桑园围内的地区便成为西、北两江的泄洪区,洪水溢出河道,淹没围内桑田。围内的“桑田”就会变成“沧海”,而待洪水退却后,人们又会继续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桑种稻,于是“沧海”又变成了“桑田”。据《神仙传》记载:有位名麻姑的女性,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景象,因而成为“沧海桑田”的由来。

来源:南海旅游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