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诈骗套路多!佛山男子几招骗取近50万,禅城、南海多人中招

南方+ 记者

如果有人告诉你,能以低于市场价几万元的职工价买到心仪爱车,你信吗?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几万元就能让孩子入读名校,你信吗?

如果是在网上、短信上看到这样的信息,你可能会嘲笑骗子“智商欠费”;但如果是私人微信群好友发布的信息,也许在你看来就另当别论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成为骗子眼中的“肥肉”了。

近日,佛山南海公安分局平洲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抓获一名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以各种名目对他人实施诈骗的男子陶某全(47岁,佛山南海人)。经初步调查,被陶某全诈骗的事主遍及南海、禅城,涉案金额接近50万。

1、精心物色“猎物”

在防诈骗宣传深入民心的今天,广发信息,“撒网捞鱼”的伎俩,很难再让群众上当。骗子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转而设计更多套路来达到骗人的目的。本案诈骗嫌疑人陶某全就想出了借微信物色诈骗目标,打通“线上+线下”行骗的模式。

线上,他通过出入高档楼盘小区和消费场所,运用“查找附近的人”微信功能,大量添加在上述区域生活消费人群为好友;线下,他通过参加同学会、品酒会、同乡会等聚会,广泛结识陌生人,与他人互加为微信好友,而这些被添加的好友就成了陶某全实施诈骗的“猎物”。

2、打造成功人士形象

在微信上不断积累诈骗对象的同时,陶某全还精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树立“高大上”的个人形象。

“今天晚上又要和4S店的陈总应酬,来,干了这瓶路易十四,我这批新车给你再打个八折!”

“千灯湖美景,只有美酒能陪我欣赏!”

诸如此类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品尝美食、到处旅游的朋友圈,陶某全每月都会换着方式来发布。目的就是让微信好友相信自己是某知名品牌汽车公司的经理,并且具有很大的打折权力,同时自己坐拥豪宅,实力雄厚。

陶某全有时还会邀请目标对象到家中做客,加深信任。实际上,这豪宅仅仅是他租用的。

3、借“人脉”不断“蹭群”

添加到的好友,陶某全都会细致“维护”,经常嘘寒问暖,唠嗑家常,尤其是给他朋友圈评论的好友,更是主动“套近乎”,发发红包,不断套取诸如爱好、职业、家庭情况等私人信息。

随着交流的深入,建立了信任,陶某全就会借题发挥,要求加入被骗对象的私人微信群,像“驴友”群、“徒步”群、“泡吧”群甚至家人群。

由于推荐人的原因,陶某全很容易就取得了微信群里大部分人的信任,为其实施诈骗扫清了障碍。

4、多种套路,总有一款骗到你

取得信任后,陶某全投其所好,运用各种套路,对事主实施诈骗。

◎套路一:有内部优惠低价购车

陶某全进群后,和引荐人私下沟通,说自己能从公司用比市场低几万块的内部价卖汽车,每卖出一台都会给引荐人提成,然后让引荐人在群里帮忙发信息,或自己在群里发信息让引荐人帮忙吆喝。

有人上当后,陶某全要求对方先行将十多万车款转到其私人账户,并约定时间交车。到了约定时间,陶某全则以家里人去世、出差等原因推托,就是不交车。受骗人碍于引荐人的情面,也就一直等。而实际上,陶某全根本就不是汽车公司的经理,更没有帮受骗人买车。

◎套路二:有资源合资办个修理厂

陶某全经筛选,找到一些有意向投资的老板,自称自己有某知名品牌汽车公司的上下游资源,不仅掌握客户资料,还有零部件低价进货渠道,诓骗他人合资办汽车修理厂,结果骗了一名事主十多万后,又是用各种理由拖着不办。

◎套路三:有人脉帮你孩子入学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学业,但碍于户籍、分数等原因,不少孩子无法入读心仪的学校。陶某全就利用这些家长的心理,讹称自己因为是公司高管,与狮山各学校关系很好,能够花钱让孩子入读心仪学校,藉此骗取多名家长信任,敛财近十万元。

除了上述套路,陶某全还运用帮大老板卖奢侈品需要钱周转、要紧急出差需借汽车用等方式,诈骗多名事主,事主均因相信其“有钱有地位有背景”,加之又是好友的“朋友”,所以一直都没有报案,蒙在鼓里。


■警方提醒:微信好友的好友未必是好友,可能是骗子

长久以来,人情思想始终在群众中根深蒂固,只要“上面有人”,就能办成事,就能占便宜。本案骗子陶某全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借助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私密性和扩散性,突破了大量群众的信任警戒,继而实施诈骗。

其实,万骗不离钱和贪,只要不贪小便宜,始终相信秩序和法律,对大额钱款来往时慎之又慎,深入了解清楚,提高的警惕,骗子纵有再高“道行”,也是无计可施。

【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李俊辉


编辑 张映雪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