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城区的村落里,什么样的乡村风情让你流连忘返?是东江中风景如画的江渚小岛,是用岁月倾诉故事的“石头城”,还是明清古宅比肩而立的古村落?
从“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出发,2016年起,惠城区规划每年择优建设3至5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用5年时间打造20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逐步形成体现该区乡村建设水平、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日前,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利育率队到横沥镇、芦洲镇展开基层调研。笔者获悉,今年全区将建成3个“三宜”新农村示范点,其中投资2700万元的横沥黄沙洞村示范点已基本建成,预计5月开园运营。
黄沙洞村游客中心等主体完工
黄沙洞村位于横沥镇中北部,既有刘氏宗祠、鸡田蚂蚁、黄金山、金担杆、铜古寨等多个古村景点,也有全省顶级的温泉度假酒店,距离木秀水清的黄沙洞水库不到1公里,还紧挨着拥有2万多亩原生态林木的墩子林场,自溢温泉更是黄沙洞村民引以为豪的特色生态资源。
据悉,村里温度可达92℃的天然温泉潺潺流淌了400多年,属氟、氡、硅型优质医疗温矿泉,是全国范围内稀有的氡、氟温泉度假地之一,分布面积约500亩,温泉水温度在60℃—90℃之间,常年流淌不息,且流量很大,每天可供1万人淋浴。
黄沙洞村作为首批“三宜”新农村示范点,项目规划用地为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700万元。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的特许经营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维护期9年。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入口景观区、滨水空间整治美化;村委文化广场、农展馆广场、协天宫整治;村民活动空间、道路绿化、配套设施和水电等公共服务设施。
调研中,林利育获悉项目的游客中心、驿站及农展馆等都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装修阶段。他表示,示范点要将乡村特色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做好绿化工作,形成高低错落、花木相嵌的绿色景观;房屋外墙立面、管线、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配套工作也要抓紧开展。
项目建设方介绍,黄沙洞村生活污水处理厂作为配套设施正在建设,现已完成前期招标手续等工作,正在进行管道铺设等工作,将与项目同步完工。
S120线改建工程8月底前完成征拆工作
近年来,沿江的水口、横沥乡村游逐步发展起来,温泉度假、东江郊游野炊等吸引不少驴友光顾,使得S120线惠城南旋工业区至紫金交界段成为交通要道。一到节假日,外来游客加上回乡村民导致人流汇集,这条建成通车20年的道路仅有7—9米宽,双向两车道,通行效率低,往往造成交通大堵塞。“从S120线来横沥,一到假日就堵车。”横沥潭头村村委会主任钟永其说。
为了改善交通情况,2016年,S120线惠城南旋工业区至紫金交界段改建工程启动建设。该项目起点位于水口街道南旋工业区惠泽大道路口,途经横沥镇潭头、柯树排、森柏洞村等地,终点位于原横沥收费站,线路全长11.2公里。道路建设参照惠民大道、惠南大道设计标准,将原来两车道扩建为六车道,其中利用老路扩建路段有5.4公里,改线的新建公路有5.86公里,全线采用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60米,部分路段路基宽40米或43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计划工期30个月,预计2018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惠城中心区往水口、横沥的交通环境,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要确保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征拆任务,实现项目无障碍施工。”林利育强调,水口街道、横沥镇要集中精力、人力全面推动项目征拆,按照征拆“台账”落实责任、挂图作战,推进征拆进度。
据悉,S120线惠城南旋工业区至紫金交界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将征收从惠城南旋工业区起沿老S120线公路经水口街道大和村、蓬陵村和横沥镇潭头村、柯树排村、森柏洞村、横沥原公路收费站至河源市紫金县交界处集体土地上房屋和其他建(构)筑物。其中,涉及水口街道需征拆的共119户;涉及横沥镇需征拆的房屋57栋。目前,项目测绘工作基本完成,评估工作正在开展;无房屋的土地基本征拆完毕。
大兴村探索建设观光游扶贫农场
离开横沥镇,调研队伍一行又奔赴芦洲镇大兴村。大兴村地处惠城区芦洲镇东北部,属芦岚上片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102户480人。现有“两委”干部3名,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8人。全村农业主要产业有水稻、蔬菜和果树等,特别是李树,不仅每年花开时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而且逐渐成为当地农民一项稳定收入。
“总体来说,大兴村是一个交通急需改善、经济有待发展的传统农业村。”大兴村党支部书记马世洪说,虽然大兴村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制于交通条件和发展观念闭塞等因素制约,村集体收入不高,经济发展较落后。大兴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弱,党组织班子人员较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不足,被区委组织部定为今年需整顿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林利育表示,大兴村要将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做好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党员干部开阔发展视野,增强发展技能。同时,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经济发展方面,获悉大兴村将借鉴芦洲镇青塘村生态扶贫农场的建设经验探索发展本村的扶贫农场,并结合本地李子等特色农产品推动新型观光旅游扶贫农场建设,林利育表示要抓紧推进项目实施,“要把现有旅游线路、硬件设施都考虑进去,通过扶贫农场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
在扶贫济困工作方面,林利育表示,接下来,大兴村要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按照“一户一策”原则研究扶贫办法,重点保障扶贫助学工作。此外,要配套做好村道硬底化、路灯亮化工程和高标农田“三面光”工程等,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卢慧
【通讯员】周文媚 蒋久波 陈永康 钟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