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佛山人“重视寻根问祖,重视先人观念”,那么,佛山人在清明节期间都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
清明必看的习俗
习俗一:插柳
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挑选漂亮的柳枝插于门前。插柳这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与插柳有关的传说主要有三个。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习俗二:祭品
清明节期间,佛山的家庭一般都会准备烧猪、甘蔗、荞菜、松糕、油煎等祭祖食品。佛山人认为,先人会清明节前回家,所以会在祖先牌位前供奉一些祭品。每一样祭品都有相应的说法,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念想。
习俗三:上坟
佛山人清明节前几乎不上坟,除非是新坟。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会在清明节前,提前拜祭先人,而佛山人一般都集中在清明节那几天或者那一个月去上坟。
清明这些俚语你懂不?
1、“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清明节祭祖,烧猪是佛山人供奉祖先不可缺少的食物,而“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更是佛山人从小开始就知道的俚语。
佛山人的“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并非按照人头来分,而是按照男丁的数目来分,女性不参与其中,这当中不免有一点封建色彩。主要是得到太公分的猪肉,就寓意生活顺境,也寓意有身份和福气。后来,这句话衍生出了另外的含义,如:太公分猪肉,并非人人有份;又如:寓意人不要急躁,只要按章办事,自然会收获自己应得的。
2、“有咩留返拜山先讲”
在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吵架时往往不想继续争论的一方会说“有咩留返拜山先讲”。
其原意是指拜山的时候什么都可以讲,又或者一年才到山上拜祭一次先人,所以要抓紧机会把平日想对先人说的话都说出来。只要不怕祖宗怪责,可凭良心说什么话都可以。
后来,这句话引申为不想听对方说话、不想与对方争论的意思。
3、“激死老窦揾山拜”
相信佛山人对这句话非常熟悉了,一旦小孩淘气不听话了,让父母生气了,往往会评论他“激死老窦揾山拜”。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旦气死父亲,到了清明就得上山四处寻找父亲的坟墓进行拜祭。因此,平时要孝敬父母,气坏了父母对自己没有好处,这也是对平时不尊老的人的讽刺。
这句话奉劝年轻人要孝敬老人,更深的可引申到做人做事要厚道,不要自找苦吃。
编辑|高明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教育等
回复关键词获取便民服务
天气 | 台风 | 实时公交
实时路况 | 查询违章 | 查询班车
查公积金 | 查询社保 | 看病预约
查询水费 | 查寄快递 | 通行证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