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佛山人为何叫扫墓作“行清”?

佛山残联
+ 订阅

今天清明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祭拜先人的重要日子

古时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墓缘何叫“行清”?

在佛山,清明期间的墓祭也叫“拜山”、“行清”。“行清”之意不同于踏青,踏青是郊游,而“行清”是一族人约定时间齐齐去扫墓。

清明为什么要插柳枝?

佛山人清明节还在房前屋后插柳枝。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习俗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其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其二是说插柳避邪。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还有一说,是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祭祖必备清单你知道吗?

拜祭时,烧猪、烧鹅或烧肉等之类的烧味是必备品。烧味类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尤其是烧猪,历来都有“壮旺”的含义在其中。苹果则寓意平平安安,生菜寓意为和气生财。饼干或各式包点则在拜祭路上自己用来充饥,或者撒放在墓地周围以招待那些孤魂野鬼,让他们不要打扰自己的先人。佛山人祭祖必用青皮甘蔗,寓意人们有始有终,过上如蔗般甜蜜生活。

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有一种佛山人不去“行清”

有一种佛山人,是不去“行清”的,你知道是哪种人吗?

那就是疍家人了。

疍民即水上居民,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他们是珠江三角历史最古老的原住民,不能与陆地住民通婚,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全在水上进行,偶尔上岸走一遭,连鞋也不许穿。他们的祖先向来漂泊系水上以大海为家,虽然现在大多已经上岸定居,但风俗都会依照之前,例如先人骨灰实行水葬而非土葬,这就是为什么他么不用去“行清”了。

我们能说“清明节快乐”吗?

综合自佛山文化、央视新闻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