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古人,河源历史名人墓大搜索!

河源发布
+ 订阅

你还记得那些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河源人吗?他们是谁?如今又魂安何处?来,和发布君一起寻踪英魂归处,在这个适合纪念的时节,为他们送上敬意和哀思~

颜 检 墓

▲颜检

颜检,字星甫,别号岱山,连平县人。生于乾隆中叶,卒于道光年间。拔贡出身,官至直隶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诰封荣禄大夫。其父颜希深、其子颜伯焘、其侄颜以燠均任过总督或巡抚,故世称“颜家三代四督抚”。

魂 归 之 处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河洞村坪山脑山半腰

颜检墓为岭南明清以来最大的古墓。墓规模宏大而且完整,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台分两级。长5.1米、宽3.7米,用条状青石镶嵌而成,穴顶用一块2米直径青石盖住。

墓碑高1.2米、宽1.6米,厚0.1米的青石板,上刻“道光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显考星甫君家藏 男伯焘敬识”等字。

▲石虎、石俑、墓志铭

邝 愈 平 墓

▲邝愈平

邝愈平(1128~1218年),原姓方,名淳,号念十三,南京庐江县人。他弱冠登第,曾任京城大尹,太子太保等,因女为皇妃,赐姓并封为宣城侯。被贬至南雄,再迁河源上城定居,是当时主张抗金伐元的主要内臣之一。

魂 安 之 处

梧桐山

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清嘉庆二年(1798年)重修。1983年,其后裔寻回墓碑志。碑志上端已残缺,现存通高0.9米、宽0.69米,碑文残15行,均为楷体直书。墓曾被毁坏,1990年按原状重修。全墓分为三级,其中前级坟堂进深4.7米,面宽7.3米;二级坟堂进深3米,面宽5.4米;两边分别设有一对石麒麟和一对石狮子。

墓穴长4.7米,宽5米。墓穴顶上由八块花岗岩石嵌成莲花顶形。全墓表面用花岗岩石条块打制铺成,内不见石灰、水泥等材料。墓碑两边有一副石刻楹联:“愈公垂千古”,“平德著万年”。匾额“邝氏祖墓”。

1986年河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邝 妃 墓

宋高宗妃即是邝淑丽,是宋代谋国老臣、爱国志士邝愈平长女。

河源老城区鳄湖化龙桥又名化容桥,这里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说:古时皇帝在此选皇妃时,一个其貌不扬的邝姓姑娘也挤上前去看热闹,结果不小心从这桥上掉进了鳄湖,被救起后容貌变得如花似玉,最后被选入皇宫。

魂 安 之 处

源城桂山描眉峰妃子地

邝淑丽,宋高宗妃,死后葬桂山描眉峰,墓与梧桐山其父邝愈平墓朝夕相望。碑上记载明弘治十三年重修,清同治五年复修。经测量,墓碑坐向北偏东30度,高38cm,宽25cm。

明代进士李焘曾有诗《谒皇妃墓》:“谁道皇妃去不还,描眉翠黛宛容颜。画图举目应难尽,绝顶晴明正可扳。缥缈海云天地外,依稀霄汉丈寻间。俯看支派银河绕,万象文成玉笋班。”

苏 秀 弘 墓

苏秀弘、车太宜人,正是苏家围最初的缔建者。“东坡公十一世孙,明洪武贤良方正,举诰封朝议大夫,任东莞京山司巡检”。据苏家围景区文化馆馆长兼旅游区办公室主任苏瑞国介绍,苏秀弘以下,共繁衍族裔约有20万人,载入族谱内约2万人。

魂 安 之 处

双下路南一巷(这一带古地名为佛迹潭)

该墓建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其后,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八月、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月、1986年9月、2011年多次重修过。该墓位置,与载于民国四年版《苏氏世谱》的该墓地形图基本一致,“600多年来没有移动过”。

但经过“文革”和多次重修,这个数百年古墓,外表看来已像新墓。

文 天 祥 二 女 墓

宋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在江西赣州起兵抗元,次年,率兵至福建、广东一带辗转抗战。期间,文天祥之长女文定、幼女文寿在家破之后,欲投奔其父,途经连平大湖三角村时病卒。

魂 安 之 处

连平县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

墓地坐北向南,面积约100平方米。灰、石、砖砌筑。墓额刻“仙宫”2字,墓碑刻“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葬墓”。为明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时刻置。墓堂左右二侧分别立《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各一通。碑高1.6米,宽1.1米。

记载了文天祥散家集勇,与张世杰、陆秀夫等英勇抗元,以及河源知县郑敬道、乡绅谢宜申等为表彰文天祥一家,死不负国,特修其墓,并镌刻记铭,以流芳百世之事。在墓堂四周还存有《奉宪示禁碑》、《奉宪革弊免役碑》及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道光五年(1825年)和十年(1830年)维修此墓的碑记等10余通。

河源的名人古墓何止这么多,但是在岁月的无情摧残中,早已连同他们曾经的辉煌化作黄土和青草。

他们是我们河源人的骄傲,让我们向着远方的青山绿水,为他们献上一缕充满敬意的哀思~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