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民俗| 三月三北帝诞,起龙头睇飘色

侨乡广记
+ 订阅

3月30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是一年一度的北帝诞,广东各地的北帝庙都在上演精彩的北帝诞庙会。

3月30日,番禺区第五届民俗(沙湾飘色)文化节在沙湾古镇留耕堂广场启动,21板飘色和9个艺术方阵沿途巡游,为人们带来一场民间艺术盛宴 。 肖雄 摄

荔枝湾:

起龙头转文塔 将北帝“请上水”

3月29日上午9时,仁威庙前的广场上,来自泮塘村的5头狮子已经开始进行醒狮表演。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二),第七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三月三·荔枝湾”北帝诞系列活动在荔枝湾、荔湾湖公园及仁威庙正式开幕。系列活动第一天的最大亮点是仁威祖庙“拜文昌”,开笔礼转文塔。

3月30日,北帝诞系列活动在第二日迎来活动高潮——仁威庙北帝巡游。今年北帝巡游还将北帝“请到水上”,展开了水陆两条巡游线路。据介绍,在巡游队伍的规模上,今年也超过往年,参演方队比往年多,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尤其是在舞龙醒狮表演队伍中,今年在保持传统舞龙醒狮表演之外,还邀请到龙津小学的同学参加舞龙舞狮表演,这些参演的小学生年龄都在十岁以下。

3月29日,“三月三·荔枝湾”北帝诞系列活动,起龙头仪式 。肖雄摄

巡游队伍按泮塘舞龙方队、龙津小学舞龙队、龙津小学舞狮队、泮塘舞狮方队、北帝神位方队、道长方队、八仙过海方队、粤剧方队、婚庆方队和汉服方队在仁威庙广场按“U形”排列好,巡游开始后各方队依次在仁威庙牌坊前进行展示表演。接着,按“仁威庙广场-泮塘路-龙津西路(经司法大厦)-荔枝湾大石头-文塔广场”的路线巡游到文塔广场,进行祈福祭拜仪式。

除了“豪华”的巡游方阵,今年的巡游还开辟了水路展演。文塔祈福仪式完成后,进行的就是水陆巡游展示,北帝水上展示祈福预示风调雨顺。

水上、陆上队伍在荔园集合后,最后进行“恭迎北帝”仪式,按“北帝出巡”方队排列,由舞龙、舞狮队伍在前引领,巡游荔枝湾、荔湾湖公园,并在五秀桥进行展示表演,随后从荔湾湖公园东门返回仁威庙广场,最后回到仁威庙广场巡游结束。

番禺:

沙湾飘色  万人空巷

“三月三,北帝诞,睇飘色,嚟沙湾”。3月30日,广州番禺区第五届民俗(沙湾飘色)文化节在沙湾古镇留耕堂广场鸣锣启动,21板飘色和9个艺术方阵穿过沙湾古街巷沿途巡游,为人们带来一场民间艺术盛宴。

下午1时30分,巡游队伍从沙湾古镇留耕堂门前广场出发,由大锣引领,祥龙醒狮紧随其后,鳌鱼助阵,锣鼓喧天,龙腾狮跃,热闹非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地在古镇巷道和中心城区街道前进,所到之处锣鼓声、人声交织在一起,群众争相观看,用相机把眼前绚丽多彩的画面拍摄下来,为造型奇特的飘色惊叹不已,把队伍两旁的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3月30日,广州番禺区第五届民俗(沙湾飘色)文化节。

芦苞:

千人太极,市民直呼“震撼”

今年的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从3月20日一直持续到4月2日。3月30日上午,祖庙北帝巡游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了5万多观众沿途围观。而在50公里外的三水芦苞胥江祖庙,同样也在进行北帝诞活动,今年首次上演的千人太极场面让市民直呼“震撼”。

“芦苞祖庙历史比佛山祖庙还要长200年。”据芦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芦苞对外推广其悠久历史文化的战略之年,而北帝诞活动是其中的重要节点。本次北帝诞为历年来芦苞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一次民俗盛会。

佛山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北帝诞开始,小北帝像从祖庙抬出参与巡游 戴嘉信  摄

上午8时过后,伴随着咚咚的锣鼓声,广州黄埔南湾村护龙古庙的仪仗队,把百年前借走的“小北帝”神像送来探家,芦苞祖庙顿时热闹起来,市民纷纷用手机拍照。说起小北帝,有段古。据介绍,相传在1908年,广州南湾村发生瘟疫,有三水芦苞人在南湾村做长工,提议向芦苞祖庙借北帝神像到村里巡游,此后患病的村民逐渐好转,村民们索性将小北帝放在村中护龙古庙供奉。2014年北帝诞,被“借”走的芦苞小北帝时隔百年后回到芦苞祖庙“省亲”。

3月30日上午10时许,北帝巡游正式开始。前有“肃静”“回避”“紫霄宫”“玄天上帝”等醒狮开路,后有八宝仪仗和兵器仪仗,金童玉女、北帝神像端坐神舆上,众仙贺诞跟随,经师祈福,在八音锣鼓的吹奏下威风凛凛地在镇内巡游。今年的北帝诞庙会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口飘色前来贺诞,并率领头牌、头锣、罗伞、布绣及花篮队等,加入北帝巡游队伍,还引进“狮龙会聚”方阵,与北帝仪仗队、“红头巾”方阵、太极方阵及企业表演方阵、村居表演方阵、信众等,浩浩荡荡跟随北帝巡游。巡游结束后,千人太极舞表演开始,表演时间为30分钟。汇演分六大章节,气势恢宏、场面震撼。

“今年的庙会比往年都要隆重,我早上7点多就来了,祈福保平安。”现年65岁的芦苞人陈伯说,每年的三月三,他都会来这里祈福,而按照习俗,这一天芦苞市民在家杀鸡,摆上烧肉、水果、荞菜饼等进行祭祀,祈求北帝水神带来风调雨顺。

巡游方阵中,来自贵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锦鸡舞、芦笙合奏等引人瞩目。 戴嘉信 摄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

记者|李丹 吴少敏 田海燕 姚建国 刘怀宇 何思婷

编辑|童慧

校对|郭晓波

编辑 李珩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