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安全感最高的是高明!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均第一

佛山观察

日前,广东省公安厅公布2016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结果, 高明区群众安全感得分79.94分、公安工作满意度得分78.96分,均位居佛山五区第一。此外,在广东省综治委开展的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高明区自2013年起已经连续四年位居五区第一。

高明公安机关民警上路巡逻。

2016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由广东省公安厅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分上下半年两次对21个地市、140个县区的群众进行调查。对上下半年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后的得分,为当年各市、县区的最终得分。

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得分75.75分,2016年全省公安工作满意度得分为74.34分。佛山市群众安全感得分为77.03分,佛山市公安工作满意度得分76.38分,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分别排名全省第8和第6,比2015年分别提升2名和3名。

在佛山五区中,高明区群众安全感得分79.94分、公安工作满意度得分78.96分,均位居佛山五区第一,且均比全省平均分高出4分以上。

◎纵深:高明公安以“三张名片”擦亮“珠三角最安全区域品牌”

按照市局"五统一"和"八化建设"的要求,2016年,高明公安分局破获“4.16”、“8.17”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刑拘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超百人,创历年之最;打掉“4.18”特大跨境走私香烟团伙,涉案价值近亿元;成功侦办 “3.05”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跨区域破获10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其中一宗案件中查获毒品K粉约13公斤;根据一个普通包裹破获“9.14”特大假币案,堪称模范案例。

以上案件的打击规模均创造了高明公安分局历史记录,得到公安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批示表扬13次,央媒40多次聚焦高明公安战果,创下历年之最。成绩的背后,是高明公安近年来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群众方面倾力锻造“三张名片”,擦亮“珠三角最安全区域”品牌。

■名片一:“专业警种+”作战  警情逮捕系数位列五区第一

2016年12月5日,高明区荷城文昌路某金饰店发生一起抢劫案,一名头戴头盔的男子手持枪状物威胁店员,用斧头打烂展示柜玻璃,抢走一批金器后逃离现场,其间未造成人员伤亡。

高明公安开展反恐应急训练 。

这是高明近年少见的抢劫案。案发后,佛山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市、区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办案民警通过情报导侦,调取视频监控、走访群众等,经过120小时的连续奋战,发现嫌疑男子落脚在广州市黄埔区夏园村某出租屋。12月10日下午,专案组在黄埔区将犯罪嫌疑人杨某平(男,32岁,湖南永州市人)抓获,并在附近的河涌边起获被抢金饰品47件。

高明公安分局120小时破获“12.5”文昌路金饰店被抢案,涉事金店也随即在LED广告屏打出“破案神速”以示感谢。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安全。对于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公安机关坚持从快、从严打击。”高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徐舟表示。

近年来,高明公安以飓风专项行动为主线,持续优化刑事打击模式,强势打击多发性违法犯罪。推行“专业警种+”作战,形成了刑侦、治安、经侦、禁毒等专业警种牵头、其他部门协作的模式,加强经营性、链条性、团伙性案件打击,打击效能得到全面释放,产生了1+1>2的效果。

在合成打击、梯度打击、专业打击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高明公安打击效能创下近十年同期新高。实现连续8年命案破案率100%,警情逮捕系数位列五区第一,“飓风2016”专项行动获得第一等级——优秀等级,打击涉盗抢、涉电诈、涉金融领域犯罪三个专项均排名全市第一。

■名片二:智慧防控,打造看得见的安全

“以前我一个月要跑好几趟派出所,现在一年都去不了一次。”近日,溢达公司保安部高级经理张道富感叹地说,以前厂区经常发生入室盗窃、打架纠纷等警情,他作为保安负责人,经常要去派出所报案,但如今在保安人数只有以前的一半的情况下,案件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减少甚至是没有了。

这得益于高明公安一系列智慧防控措施。近年来,“警务e超市”、“警企联防”相继在溢达公司建立。在“警务e超市”,警方还通过人员车辆自动抓拍采集系统、三维电子地图定位等智能化信息手段,及时更新掌控厂区内“人、屋、车、场”等信息并实现动态监控,织起一张严密的治安防护网。在“警企联防”点,巡逻队员每隔2个小时就来签到,警方也定期前来开展安保培训、普法宣传服务。

借助科技化的手段,高明分局全面提高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水平。在“五防”建设中,高明重点完善技防、信息防手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年共建成警务e超市69个、门禁加视频2042套、“猫眼”2110个、警企联防点202个,试点建设智能感知小区,将防范触角延伸至辖区每一个监控盲区;推进辖区4个环佛“护城河”警务执勤点信息系统建设,完成视频监控改造及各类硬件设施的配备工作,分5期共投入近亿元的“平安高明”视频建设,正构筑起一张覆盖大街小巷的“天网”。

高明公安开展警民联巡,走访群众。

为最大限度压缩犯罪空间,高明公安创新开展大巡查模式,将六成以上的警力投入到基层一线,建立起汽车巡查、摩托车巡查、单车巡查、步巡巡查、视频巡查“五巡结合”模式。各派出所启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千人大联防”活动,并推动派出所警力与小区安保力量对接,打造社区联防体系,有效遏制辖区违法犯罪的发生。

2012年以来,高明区没有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的重大事件,2016年110刑事治安警情在2015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度下降15%,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在明苑迎宾馆工作林玲说,下班时往往已超过晚上10点,回家必经之路树木非常茂密,光线较暗,但是经常看到闪着警灯的巡逻车经过,心里顿时什么也不怕了。

■名片三:民生警务 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窗通办”

在公安办证大厅,严女士带着儿子前来办理身份证和出入境业务。十分钟不到,她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两项业务。以往,严女士要分别在两个窗口排队。在高明,公安出入境、户政两种业务已经率先在全省实现“一窗通办”。群众只要进一次门、排一次队,便可办理两项业务。

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排队。高明公安分局通过技术攻坚,实现了一个窗口、一个电脑办理多项业务的突破。同时,针对叫号系统进行研发,兼容出入境、户政两大业务系统、涵盖116种申请事项,方便了民警操作和群众办事。

创新改革不仅方便了群众,也解放了警力。近年来,高明公安分局高峰期日受理量由原先760人次上升到980人次,上升28.9%;以前窗口民警经常忙到六七点才能下班,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较大改善,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高明还建成公安业务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群众在非上班时间也可以办理业务,如使用ATM一样方便,已经服务群众超过3万人次;在全省首创的微信“一键挪车”项目,帮助车主间自主移车2.5万多起,移车警情同比下降30%。

去年,高明公安开展系列警民互动活动。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才能进一步维护好高明的治安环境。高明公安分局将警民公共关系建设摆出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警民互动活动。从2016年年初开始,高明公安推出“百姓警察梦”系列活动,经过精心打造,形成了“夜巡警官”、“派出所24小时体验营”、“特警体验营”、“平安代言人”、“村居警事百村行”等一系列警民互动品牌,全年共举办活动超过40场次,“群众警官”队员超过400人,宣传覆盖人群超过5万人次。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群众警官杜小云在自己的体验日记中如此写道:“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警察,第一次体验到蜀黍的艰辛,也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蜀黍的亲和与温度。”

“高明区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居高不下,与丰富多彩的警民活动分不开。”高明分局副局长张海滨表示,群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才能进一步理解公安、支持公安,从而共同为地方的长治久安作出自己的贡献。

【撰文】关雪仪 叶能军

【通讯员】侯权 袁武

编辑 潘智玲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