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境内北江名胜的浈阳峡雄奇险峻,曾吸引历代政治、文化名人前往赏景并留下墨迹。但由于久经风化,石刻大都已模糊不清。2016年底以来,英德市相关部门请专业人士对石刻进行保护性填色修复,修复后的石刻为浈阳峡景观平添不少色彩。
据了解,浈阳峡又名真阳峡,民间叫盲仔峡,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江口咀。浈阳峡奇峰耸立,峭壁险峻,东邻水势汹涌北江,故又有“北江小三峡”的美誉。古时的浈阳峡是兵家防范要地,也是文人骚客吟诗作赋之地。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清代名人袁枚、汪广洋、朱彝尊等人,曾留下了描写浈阳峡的千古不朽的绚丽诗篇。
浈阳峡有多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八丈石下游古栈道旁。其中最为醒目的有东岸古栈道之上的“凿山通道”四个大字,刻在江岸八丈石下游约30米处的石壁上,从右至左横书,为楷体阴刻。考古专家认为,从字的风化程度考究,其可能刻于宋代。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