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一路平安,天堂没有病痛。”珠海青松园的“天堂信箱”留言墙上,一位叫彤彤的女孩在便利贴上留下了给朋友的最后的道别。位于前山沥溪村青松园,是珠海殡仪馆的火葬场所,也是生者与逝者告别的“最后一站”。
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殡仪馆在许多人看来是颇为神秘的地方。
3月26日,珠海市殡仪馆举行丧葬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报名市民、媒体等前往合罗山殡仪馆以及青松园火葬场参观。从丧葬咨询、接收遗体、整理遗体妆容,到火化取灰、殡葬收费、祭拜流程……参观市民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带领下参观了合罗山殡仪馆业务厅、告别厅、殡仪馆化妆区,随后驱车来到青松园火葬车间,近距离接触丧葬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与一线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更深刻地体会了“生死”。
火化师:“刚入行时,不敢去朋友家拜年”
日本一部《入殓师》电影,让丧葬服务从业者走入了公众视野。珠海殡仪馆目前共有6名殡仪内勤人员(即入殓师),遗体接收之后,会在由入殓师进行沐浴清洗、防腐、整容、化妆、穿衣等工作,让逝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入殓师阿曾告诉记者,馆内从事入殓内勤的大多是已有20年经验的老员工,这份工作既要有胆量,也要有耐心,因为有时候需要面对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遗体,还要随时应对悲伤的家属。“技术可以学习,但首先得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事殡仪服务,遭到不理解更是常有的事。火化车间主任告诉记者,刚入行时,他过年不敢去朋友家拜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公众对于丧葬行业的态度也在改变。“每一行都需要有人干,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经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让逝者走的更有尊严,是一份光荣的工作。”
据了解,每年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是珠海的丧葬公众开放日,今年已是珠海第三次举办活动。而市民何先生已是第二次参加公众日活动。“去年来是因为觉得神秘,今年更关注流程细节。比如以前不知道先人的遗体在殡仪馆能否走得体面,但来参观之后消除了顾虑,存放车间和火化车间都很干净,每一个环节都获得了充分的尊重。”何先生告诉记者,和去年相比,殡仪馆今年在青松园增设了一处“天堂信箱”,让他觉得很有人情味儿。
不过,目前丧葬开放日的报名只开放了电话渠道,明年将准备开放网络报名,并考虑加入体验入殓化妆等环节。
生态葬:让生命魂归自然,生生不息
社会上曾流传过“死不起”的说法,那“人生最后一程”究竟得花多少钱?
记者了解到,殡仪馆的所有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入殓、火化、冷冻、骨灰寄存、订花圈、灵堂布置等,都由政府定价,对于部分困难群众,还提供最低488元的服务套餐,包括接运、入殓、火化、寄存等最基本的丧葬服务。
此外,生态葬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从1997年起,珠海每年都会举办海葬,到今年已经举办20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海葬预约。除了海葬,珠海去年举办了第一届树葬,今年还将准备“花坛葬”,即把骨灰装在可降解的环保袋里,埋入花坛中,让生命回归自然,而花坛里也会种满鲜花,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所有的生态葬都是免费参与,除此之外,珠海市民还将获得10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