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侨乡广记”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读大学,在学习知识之余,他们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颇感兴趣。最近,东莞理工学院为留学生们开了一门特别的课——中国书法。
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杨继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首王之涣的五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把每个字按笔顺和拼音来进行讲解,因为讲台下的学生都是来自异国他乡。
国际学院的留学生,来自美国、巴西、以色列、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韩国、日本、印度、泰国、印尼……他们的肤色不一,唯一相似的是,书法这门课程可谓无比新鲜。
杨继龙用正楷把《登鹳雀楼》整首诗用简体写了出来,然后复印后发给这些外国留学生,还配上了他手抄的英文译本。
“之所以不直接买字帖,是因为大多数字帖都是繁体字,这些外国留学生还在认字阶段,繁体难度太高了。而用诗歌的形式,再配以英译,是希望他们能够在认字、写字的时候,也能学习中国文化的内涵。”杨老师说。
杨老师先教他们如何握笔,怎样蘸墨水,写字的时候笔画顺序应该怎样。这些留学生们对着教材,开始一笔一画地模仿着写。
握笔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外国留学生们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握笔的方法。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最容易出错。在他们学习书法运笔变得歪斜的时候,杨老师会及时纠正。
阿诗玛是个左撇子,在学习汉字书法的时候,他用左手写的时候很难像其他同学一样模仿老师,但是他用自己的方法努力着。
虽然一开始写得有点歪斜,但是阿诗玛还是很快掌握了窍门,慢慢地越写越好。
安德里亚对书法颇有兴趣,她很认真地练习各种笔画。
她以前也了解过中国的书法,让她搞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师们写的书法作品能够卖这么贵,这和普通人写的有什么不一样吗?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项专门学习的艺术吗?现在的小孩子还写书法吗?
巴西留学生马克对于自己的“处女作”很满意,他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这样就可以和家乡的朋友们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了。
最后,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们拿起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一起拍了一张合照。杨老师说,在教这些国际学生写书法的时候,自己也从中获益良多。
“书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看外国的学生写书法,你能够看到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对我们中国的老师来说也很有启示。”杨老师说。
来源|南方日报
文图|龚名扬 王慧
编辑|黄叙浩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