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又将来临?不怕!收起这份防蚊秘籍

医患家

春天到了,蚊子也快来了,有的人被蚊子叮咬的彻夜难眠,有的人却一夜相安无事,蚊子为什么总喜欢咬你?  

蚊子是如何追踪我们的  

事实上,只有雌蚊子才吸血,雌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雌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研究发现,蚊子是利用“闻、望、触”三维跟踪系统追踪到我们的。  

远距离靠嗅觉。蚊子追踪远距离目标依赖的是灵敏的嗅觉,它们在10米甚至50米以外就能够感受到人或者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形成的羽(毛状气)流,并直线飞扑向其来源。  

近距离靠眼睛。在接近目标达到视力可及的距离时,蚊子开始起用眼睛来寻找目标(对于黑色物体敏感),从而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近目标,直到可以感受到宿主的其他信息,如温度、湿润度和皮肤散发的气味等。  

锁定目标后直接攻击。追踪目标后,蚊子降落并将自己的口吻刺入宿主皮肤,吸血。为了能够持续吸血,蚊子还会向宿主释放一种具有抗凝血功能的蛋白酶。期间如果被发现和驱赶,蚊子会持续围绕你盘旋寻找下一次攻击机会。  

被蚊子咬后为什么会痒  

为了能够持续吸血,蚊子叮咬人后还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固。  

当身体的免疫系统感受到这种外源性物质时,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流量增加,皮肤变红。血管通透性增加后,液体渗会漏到组织里,导致皮肤局部出现红色肿胀。过量组胺的释放含有致痒介质,能刺激皮肤内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至于红包的大小和瘙痒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取决于自身的免疫情况。  

蚊子喜欢攻击哪些人  

蚊子在选择叮咬人群上有它的偏好,在同一环境中,某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可对有些人,蚊子却“视而不见”。  

爱出汗的人  

《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汗中含有一种名为4甲酚(4-methylphenol)的化学物质,它能够激发雌疟蚊身上的嗅觉接收器。另外雌蚊身上还有另一个名为AgOr2的嗅觉接收器,它只对人类汗中夹杂着的2甲酚化学物质进行“侦探”活动。所以那些爱出汗的胖子等人容易被蚊子攻击。  

二氧化碳呼出多的人  

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用来定位叮咬目标重要依据之一。蚊子利用下颚须可以探测到50米外的二氧化碳。当你在锻炼身体或走路时呼吸加快,导致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这时容易吸引蚊子,这就是为什么在小区散步时蚊子老跟着你的原因。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喜欢弱光,偏好深色,不喜欢白色,黑色的衣服最符合蚊子的视觉习惯,其次是蓝、红、绿等色。另外蚊子也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皮肤有特殊细菌的人  

在人体皮肤上存在的细菌的种类会影响蚊子攻击的选择,研究发现,皮肤上如果有大量的某几种类型的细菌,就更容易吸引蚊子。而如果皮肤上菌群呈多样性的话,不容易吸引蚊子。  

孕妇  

孕妇比其他人多呼出21%的二氧化碳,而且平均体温高出1.26华氏度(约0.7摄氏度),所以容易遭到蚊子攻击。  

基因不好的人  

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基因相似度很高的同卵双胞胎,招蚊子咬的几率极为相似,而基因差别较大的异卵双胞胎,吸引蚊子的程度就有很大不同。是否容易招蚊子,遗传因素占了85%。所以被蚊子咬,不要怨天尤人,是你的基因决定了你容易出汗招蚊子的!


编辑 杨小妍 实习编辑:闫雪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