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你回复的微信消息,“出卖”了你的个人素养

江门发布
+ 订阅

每个人对词语、表情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时候遇到另一半回复“哦、恩、呵呵”这些词语,脾气不错的我也要有小情绪。

尤其是自己发了很长的一段话过去,对方却只回复你一个字,免不了觉得对方在对你敷衍了事。这时候你心里郁闷,却又不好发作。更郁闷的是有时候即使发作了,对方还觉得莫名其妙。

不过后来我发现,真的有很多人,是不懂这几个字表达的含义。比如有些愣头青男友,他们真的以为呵呵就只是笑而已,怎么也感受不到语言中的讽刺意味。所以,看到呵呵就冒火的宝宝们,你们要记得先给对方科普网络用语哦。

而像那些年纪大一些的长辈,对拼音打字不熟练,就常常会回一句 “恩”   “哦” ,其实相处的时候,他们是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也许他们的“哦”里面,包含了比你想象中多得多的情感。

还有很多人,他们对表情、动图的理解也不一样。我记得自己曾经发了个“再见”的表情给同事,她误以为我是要跟她拜拜了,还奇怪地问,怎么突然不聊了?其实在当时的语境中,我要表达的只是戏虐的“聊不下去”的意思。

后来我想了想,对于关系不是特别密切,或者互相了解不够的双方,“再见”这个表情还是谨慎使用为好。这个表情如今被人玩坏了,它除了代表“再见”“聊不下去”,还有“生气”“绝交”“友尽”的意思。

理解别人,是好好聊天的前提;关切别人,是素养的基本准则。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交流,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群发的消息,只要指向了你,尽量回复

那些@你的通知,你看到了,就要告知“收到”;

那些没有@你,但明显你就是其中一员的,也需要告知“收到”;

尤其是那些提醒了“收到请回”的通知,是切记要回复的。

那些提醒你收到请回的人,是对工作的负责,对你的负责。你可能不曾想到,你的不理睬会让他们觉得你并不支持他们的工作。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你在统计信息时,是否会对别人的不回应感到抓狂?

一句“收到”不会带给你不便,却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不参与群里那些尴尬的话题

大家在群里闲聊,免不了会有人喜欢讲一些段子,或者有人公开调侃、八卦大家共同结识的人。如果是那些低俗的话题,尤其还会让群里的某些人感到不适的话题,一定不要参与。如果你足够智慧,也可以用一些聪明的方式去帮忙打圆场解围。

不谈论低俗话题,不让人感到尴尬,是群聊的基本素养。

再忙,也记得回看未回复的消息

上课、开会、读书等不希望被打扰的时候,我们会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有时候工作上忙得焦头烂额,即使听到了叮咚声,也无暇去回复。

一般这种情况,相信大多数人会跟我一样,忙完了就看一眼手机,看看有什么未读消息。但是有时候一不留神就遗漏了。

过几天想起来或再看到,事过境迁,那还要不要回复呢?

“或许那个发消息的人早已经忘了。”我们常常这样想。可是万一他还记得,甚至耿耿于怀呢?

我觉得,还是要告诉他:“不好意思,这几天太忙漏看消息了。”如果对方已经忘了那也没什么损失,如果对方真的很在乎,那就是救人救己于水火了。

不羞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在意,是一种勇敢。

再累,也记得道一句晚安

常常听到女孩子对男朋友控诉:“我跟你发晚安你竟然都不回我!”男孩子很诧异:“啊?你说了吗?我看看啊......哎呀昨天睡着了没看到......”

发消息不回,绝对是让恋爱中女生抓狂的一大导火索。

如果你们每天都会发消息聊天,我还是建议(尤其是男生),如果累了,就主动告诉她,然后道声晚安吧,打两个字不会打消你的睡意,还能免去女朋友因你无端不回消息胡思乱想的痛苦。

一句简单的晚安,藏着你对别人的体谅照顾。

再亲密的人,也不要省了礼貌

“老爸,开销不够,转我点钱。”

很多人说,我们关系好,不需要客套。如果说了谢谢,就太见外了!好比上面这句话,如果是亲人之间当面说,带着表情和语气,或许并没有什么。但是发消息的时候,信息只剩下文字,读起来就会显得粗鲁。

虽然父母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如果好好说话,是不是会让他觉得孩子更懂事了呢?

“老爸,这个月日子不好过呀,能不能资助我一点?”“谢谢老爸!”“你最好了!”

如果是亲戚、密友、恋人帮了我们忙,尽管他们告诉你“跟我客气啥”,也不要小看一句感谢,良言一句三冬暖,没有人会拒绝感谢,没有人会讨厌客气。

不要吝啬,把最好的态度留给至亲。

珍惜那个聊天中最后收场的人

之前网上有一句话:“珍惜那个秒回你信息的人。”戳中了无数少女的心。经常秒回你信息的人,不是凑巧,而是他宁愿自己一直在等,却舍不得让你等太久。

这话不错,但是对平日里忙碌的人多少有些不公平。

要我说,那个聊天时最后收场的人,才更值得珍惜。

就像我们打电话时说“你先挂”一样,在外人看来很无聊,但对于亲密关系中的男女,最后回复的一方,宁可自己承担对方不回的失落,也不要爱人承受这种难过。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无私,是一种细致入微的体贴,证明他想要比你爱他更爱你。

所以我在和亲密的人聊天时,经常会说“晚安,免回”,只是希望,自己是那个最后回复的人。

素养无非就是,关注对方的感受,照顾对方的情绪,让聊天双方都感到舒服。仅此而已。

编辑 杨小妍 实习编辑:闫雪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