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一首《中国功夫》四方传唱;
电视连续剧《少年张三丰》让观众热衷太极;
电影《叶问》勾起人们对咏春拳的关注……如今都市中习武者渐多,在佛山,有两种拳术受武术爱好者热捧,一是太极,二是咏春。
咏春拳是中国南少林绝技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后经叶问宗师传于世界各地。此拳初为少林五祖五枚师祖所创,传于严咏春,后人为记念师祖称之为“咏春拳”。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究竟是何时何地何人创造了太极拳,早段时间曾引起很多人的质疑。有的说是宋朝的张三丰,或者说是唐朝的李道子、许宣平,更有甚者,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山西的王宗岳……
其中,最可靠的一种说法是~☟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无论是咏春还是太极,它们都是神奇的中国功夫。
一种功夫得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被认可并得到大众的追捧和学习,不难看出,它是有“市场”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场就有较量。在现代文明社会为什么还要学功夫?学咏春和练太极,有什么区别?
◎咏春VS太极:谁才是“武林高手”
古有“南咏春北太极”之说,太极拳与咏春拳都诞生在清朝末年,时间相近,这就有了相互借鉴的历史渊源。
先说出处,太极源于武当,实战源于马战,太极步法如骑马,拳如似钢枪,极具穿透力。
咏春源于少林,少林功夫步法源于步兵,佛家以慈悲为怀,不妄动杀念,以棍为主,拳如棍捣,或锤击,动则伤筋断骨,作用力在于筋骨之处。
太极,浑厚善发暗劲,走的是以慢打快路线。咏春,暴风骤雨,善发寸劲,走的是以快打慢路线。
咏春是阳至转阴的拳法,太极却是柔至转阳的拳法。
因此,这两种拳走的路线正好相反。
有种说法是,太极是男人拳,咏春是女人拳。
咏春拳是“摊腰锁胯”,而太极拳是空腰转胯。
另外,咏春拳的姿势和吴式太极拳的抱七星很相似,摊手与陈式太极拳的手很相似,其应用法则都强调中线原理,出手都要走螺旋,都讲究柔化刚发,不与对方用力相拼。
虽然咏春与太极在功法、拳法上有着相似之处,但要是真正“高手过招”?不一定能分出胜负。
然而,如果说得“形而上学”一点,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完全能打平手。
那就是,它们其实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拳术,也是一门很科学的运动,最重要的共同之处是,它们代表着中华文化非常深厚的内涵。
以下这点,或许也能作为它们打成平手的佐证。
◎咏春VS太极: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出手”时就当养生
没错,时代飞速发展,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学习功夫是有点“装逼”。
可你知道吗?
人们总在说,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女性遇害、校园暴力屡见不鲜,突发情况往往是不能预料的,但是,如果你有习武的基础,面对突发状况你就会做出自然的抵抗闪避反应;除此之外,习武之人精神放松,会让你荣辱不惊,冷静自持,以平和的心境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强身健体是男女老幼都避不开的话题,不论是学咏春还是练太极都能强身健体,不分性别,不论年龄。
既然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学咏春好一点,还是练太极厉害一些?
当然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佛山,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在街头巷尾,总能嗅到武术散发的独特气息。
最近,在三水芦苞,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没错,男女老少,全民太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芦苞人开始“迷恋”上太极?因为这些……
◎北帝——道教大神之一
芦苞胥江祖庙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在胥江祖庙建筑群中,殿宇所供奉的神有观音菩萨、北帝神、文昌神,还有围绕在这些主神佛身边的诸神,四大天王、十大元帅、六十甲子等等,但最重要的主神首推武当行宫的北帝。
北帝,又称玄武、真武、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属道教大神之一。北帝为司水之神,在芦苞乃至佛山人心目中有着非常尊崇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水道纵横,老百姓顶礼膜拜作为水上保护神而存在的北帝,祈求神灵保佑他们出行平安,生意运输免受水道风险。因此,胥江祖庙供奉的北帝神,数百年来成为信众群体心目至灵至圣的地方保护神而香火不绝。
◎太极拳——演绎“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道家之学,并非为学而学;道家之教,并非为教而教,乃是道家身体力行并益之于世的生命修为学问。道”的本性就是“贵生”、“利生”,“道”的行为表现就是“和”。人借“道”而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万物和,同时生命得天之和、地之和、人之和、万物之和,生命的完美长存自在其中。养生,必然成道教教化的最终目的。
道教中的古代先贤们,在养生方法的实践探索中,吸纳了武技之术融于养生方法的体系之中,发明创造了一种养生与技击兼顾的“内家”拳法,后来又从中派生出一种内家拳法之精华——太极。
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结合道家导引、中医经络学吐纳综合创造的一套含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因此非常符合健身养生之道。
也就是说练习太极最终宗旨和目的就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说到这里,先来看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为什么芦苞人爱打太极?!
目前,芦苞全镇人口5.7万,拥有13位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根据联合国规定,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即可称为“长寿之乡”。而芦苞这组数据,足以让外人艳羡。
◎太极养生,长寿芦苞
2017芦苞“胥江祖庙·北帝诞庙会”当天(3月30日上午)将举办千人太极大汇演,约千人在芦苞文化广场表演太极扇,演绎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养生太极扇是一种身心兼修的健身运动。练习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
芦苞作为长寿之乡,除了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饮用水优质之外,与居民的修行养性,习武健身分不开。其中,习武很大一部分都选择太极。
芦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推崇健康生活方式,擦亮长寿芦苞“金字招牌”,接下来,将以这次太极表演为契机,积极引导,将在各村居健身队员中,推广练习太极拳,形成芦苞特有文化。
【撰文】邢俏依 王伯乐
【通讯员】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