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伙伴们可能都发现了,我们的朋友圈都被广州的高校图书馆刷屏了,特别是最近重新开放的华师石牌校区的图书馆,以其“高大上”的形象,纷纷被其他学校称为“别人的图书馆”。
下面,青年君带大家看看这个“网红”图书馆吧!
开放式学习与休闲座位
这里就是最近很火爆的华师石牌校区的图书馆。馆长高波表示,一楼的知识共享空间以分享、当代、人本为理念,设计了不同规格的封闭研修室和开放分享区,期望给老师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进行独立思考、小组探讨、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
而六楼的文化沙龙空间则更侧重于打造身临其境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
封闭式单人研修间
开放式研讨桌
博雅斋
博雅斋集琴、棋、字、书、画、茶、兰、竹为一体。
尚书房
尚书房通过专家学术讲座、经典阅读指导、读书会、真人图书馆等形式指导学生阅读、开展经典阅读、交流学术思想,可容纳50人。
图书馆馆长高波还透露:今年4月到9月,将完成石牌校区图书馆文化环境改造的二期工程,届时会将图书馆一楼所有空间改造完毕。
还有多少别人家的图书馆
>>>>
中大“学人文库”
复古式的书桌沙发、开阔式的空间造型、挑高楼层设计、旋转楼梯、彩色玻璃花窗……2014年,中山大学“学人文库”正式开放,其16世纪后欧式图书馆风格让人赞叹不已。
空间设计上,“学人文库”分为东厢和西厢两边。东厢是一个开放和谐的双层凹形阅览空间,西厢由9层钢质书架墙壁组成礼宾空间,功能各异,共同构成藏、借、阅一体的学术殿堂。
另外,中大还有几个特色的图书馆,珍藏着各类书籍文献数十万册:
聚珍厅
收藏中文善本3996种,45382册;朝鲜本198种,日本本279种,越南本3种;西文善本7533册;碑帖38161件。
中文善本书 以元刻本年代最早,明刻本最精,以广东地方文献及抄本戏曲为特色,另有不少珍贵稿本和名家批校题跋本,如广东清代著名藏书家曾咋钊的批校本和广东清代著名学者陈澧的手稿本,弥足珍贵。
西文善本书 包括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文献,其中不乏初刻初印本,尤以与中国相关的chi类书籍最为有特色,如《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为近代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的典型文献,参考利用价值很高。
碑帖 包括从秦代到清代的碑刻,其中不乏名家作品、江南寺庙的碑刻,唐以后的名人题记、题刻尤多,为北方各馆藏拓本中少见。
民国珍藏馆
收藏1952年前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所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近10万册,期刊17余万册,报纸约3000册。馆藏民国期刊的种类及册数,位居全国前茅,在高校图书馆中居榜首。
特藏厅
收藏新版古籍2.4万册、新方志8000余册和校史文献3.6万册(件)。
新版古籍包括四库系列、敦煌文献、丛书集成、民国丛书、大藏经等大型丛书,及其他新影印古籍和大公报、申报等新影印民国报刊。
方志专藏收藏建国后新编地方志越8000余册,按省市地区排放。
校史文献包括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各种书、刊及学位论文共8000余册;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教工著作、校友赠书、出版社赠书、学校简介、招生情况、学生社团刊物等共6000余册;1978年以来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19000余册。
>>>>
广外图书馆
“开门见山,推门观景”,坐落于白云山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建设图书馆时,就巧妙的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图书馆采用了大片玻璃幕墙,人在馆中,一眼看去的却是馆外葱葱郁郁的绿树,光影斑驳,微风浮动,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醉的地方?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地图书室
拥有国内最为丰富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图书和核心刊物。
梁宗岱特藏室
收录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梁宗岱先生的藏书、个人专著及有关研究资料。其中包括世界文学大师瓦莱里、罗曼·罗兰等赠送梁宗岱先生的多种签名本著作。
>>>>
广药图书馆
图书馆依山傍水,坐落在学院校区中部的一座小山腰上,正前面则是一个宽阔、宁静的人工湖。人工湖水与大学城中心湖的湖水相通,是一汪碧水,湖边载满了柳树。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白色的图书馆在小山上,在绿树中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广东药学院所收藏的药学检索工具齐全,其中《美国化学文摘》收藏最早年限自1937年起,是广东收藏该著名检索工具历史最久远、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广东药学院图书馆设有药品样本资料库,是华南地区唯一收藏该类信息资料的图书馆。馆藏图书209.18万册,生均93.43册。
>>>>
华农图书馆
华农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它拥有一个藏书7万册农史书库。以典藏3.8万册古农书丰富闻名国内外,是世界上古农书版本收藏最丰富的书库。
作为中国农业历史文献收藏中心,这里古籍藏书丰富,历史悠久。内藏有《龙眼谱》、《槟榔谱》、《菸经》等传世甚稀的岭南培植专书。《槟榔谱》、《龙眼谱》都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关于槟榔和龙眼的专书;《菸经》是广东历史上第一部烟草专书,也是写得最好的一部。成书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农政全书》也是典藏书目之一。
>>>>
华工图书馆
华工图书馆的风格颇具现代感,简单的通透式设计给读者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柔和的阳光通过玻璃投射到室内,让读者在图书馆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七层的图书馆中书籍种类齐全,尤其以理工类图书为主。
到2015年底为止,大学城图书馆(分馆)纸质文献馆藏总量已达100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85万余册,订购中外文报刊500余种,期刊合订本10万余册,过报及古籍善本等特色藏书近5万册。
>>>>
广美图书馆
走进广美图书馆,大厅迎面而来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馆内楼层不多,以白色为主色调,但是各种物饰和书籍却能让你感到别具一格~
在阅览区的书架上,有各种包装精美,讲述艺术技巧和历史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你是不是也想去读读,体验一下艺术家的角色的想法呢!
在馆藏方面,广美图书馆主要以收藏美术专业理论、技法书籍、画册、美术期刊及历代书画珍品为馆藏特色。
到目前为止,全馆纸质文献资源总量约32.7万册,电子图书约12.9万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各类型数据库13个。
>>>>
星海图书馆
星海的图书馆外观并没有其他大学的图书馆那么有气势,但是其散发出的浓厚的音乐气息从一踏进校园开始便把人深深地吸引住了。藏书区中不乏贝多芬,门德尔松等经典音乐大师的名作。想体验音乐的魅力,就快到星海图书馆接受一下音乐的熏陶吧!
大学城图书馆和沙河校区分馆共馆藏文献28多万册(件),其中音乐专业图书近6万册,综合图书11.8万册,视听资料5.5万多件,中外文期刊356种(其中外文期刊20多种)。
>>>>
广大图书馆
广大图书馆外观气势恢宏,图书馆主体建筑左侧还有一个钟塔,外墙上写着“博学笃行,与时俱进”以鼓励学子们奋发学习,博览群书。在走廊通道上,还摆放着用玻璃罩住的一些工艺藏品,为整馆提升了文化气息。
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545.9万册,其中纸质资源289万册,电子资源256.9万册,中文报刊近3000种4000份,外文、港台报刊223种。图书馆馆藏总量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文献资源以建筑学、土木工程、经济、法律等学科书刊的收藏较为丰富。
>>>>
广中医图书馆
走进广中医图书馆,在一楼就可以看到有相当舒适的读书区,并且有很多生活杂志。蜂窝形状的书架在大堂处尤为显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看书还有特别“福利”。图书馆外有个大广场,每天下午,学校太极队的同学会在这里锻炼。如果看书累了,正好可以免费学习“八段锦”和“太极拳”。
截止2013年8月底,累积馆藏纸本资源总量达147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99万种。馆藏有普本中医古籍2082部计10356册,善本195部计1426册,其中不乏珍贵稀少的书种和版本:《汪石山医书八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7部明清善本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
广工图书馆
作为一家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广工图书馆给人印象就是“酷”。一般图书馆的外墙设计都是平平整整,然而广工图书馆的外墙却有不少凹进去的方正格子,据介绍,其设计出自清华大学设计院之手。
>>>>
暨大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1995年,经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批复成立“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2011年建成“华侨华人民间文献展示室”,收藏并对外展示400余种晚清民国时期相关华侨华人的证章、契约、侨批、口供状等珍稀民间文献。
中心设立专门网站(http://hqhr.jnu.edu.cn),开发有8个华侨华人专题数据库,数据量达20万余万条,并建成书刊全文数据库提供在线浏览服务。编印发行《侨情简报》月刊、《侨情综览》年度工具书。目前,中心已成为收藏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文献资源数量最为丰富、种类最为齐全的文献重镇。
其实,图书馆的主要功能
就是供人阅读书籍、增长见识
所以除了要有“颜值”
更重要的是藏书的内容和阅读的氛围
福利来啦!
3月20日(周一),白百合、明道、黄立行、徐静蕾将出席《绑架者》在暨南大学的路演!
这次,青年君决定给大家免费送出路演门票!各位粉丝千万不要错过免费和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哦!
这部由徐静蕾执导,白百何、黄立行、明道领衔主演的动作警匪片将于3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它讲述了一个丢失女儿的警察,和惨遭失忆的绑匪共同找回“生命中的最重要”的故事。
参与方式
只需在“留言栏”写下
最喜欢的学校图书馆+理由
青年君将会筛选好的理由进入评论区
在3月18日(周六)24时前
点数前15名即可获得
两张《绑架者》路演门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