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模式的合理构建和探索,已不再是一个陌生话题。“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禅城区祖庙街道社会工作局常务副局长陈展文认为,在养老模式的探索方面,祖庙街道先行试水。佛山首家、广东省首批“公建民营”养老院改革试点,就出现在祖庙。“在这里生活,老人登记外出,只要戴上智能手环,就可以进行跟踪定位。”昨日上午,作为佛山首家、广东省首批“公建民营”养老院改革试点,禅城区春晖颐养院举办了入伙答谢仪式和慈善斋宴,向社会展示了改造后的“真容”。
针对机构养老的模式探索,陈展文认为:“公建民营是一个倡导的方向,可以进一步优化公有养老资源。但养老模式要多方面探索,民营养老院也有其市场需求。”
现状:投入1200万元打造智能化敬老院
记者了解到,佛山市南海区春晖养老服务中心是祖庙敬老院的运营主体,2016年7月,春晖中心正式承接祖庙街道敬老院和综合楼社会化运营项目,开始了佛山市“公建民营”养老院探索。作为广东省首批“公建民营”养老院改革试点,春晖中心共投入了1200万元对原祖庙街道敬老院(现为春晖楼)进行升级改造。
目前,春晖颐养院综合楼的改造仍在施工中。预计今年6月,投入改造资金达400万元的春晖颐养院二期即“春熙楼”改造工程也将顺利完工。届时,整个颐养院内床位约为380个。
春晖中心发展部主任梁淑芬告诉记者,此次完成改造的春晖楼有173个床位,此前入住祖庙敬老院的168位老人全部选择继续入住,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3岁。改造后,管理服务将更趋智能化。“院内设有七大智能系统,包括网络、呼叫、监控、广播、定位跟踪、电视、电话等,是典型的智能化院舍。”
亮点:老人戴上智能手环可跟踪定位
80多岁的英姨在颐养院已经住了5年,她对改造后的颐养院赞不绝口:“住得很开心,社工姑娘的服务态度很好,老人们都像在家里一样和睦。”据悉,在这里老人登记外出,只要戴上智能手环,就可以进行跟踪定位,而且每个房间均设有冷暖空调,并有陪护人员24小时贴身服务。
记者了解到,根据入住长者的健康状况,春晖颐养院的收费由2450元至4200元不等。禅城区祖庙街道社会工作局常务副局长陈展文表示:“目前,祖庙街道共有8家养老院,春晖颐养院的收费属于中等水平。办‘公建民营’养老院并不是说办最贵的,而应该是最好的。”
试水:“公建民营”模式创新
据了解,春晖颐养院是佛山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的积极尝试。陈展文表示,目前,“公建民营”是一个倡导方向,政府通过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进一步优化公有养老资源。
陈展文告诉记者:“政府通过场地出租的形式,引入春晖集团对养老院进行运营。我们一开始就设定了投资金额、床位数量、房间标准、医疗服务等各类标准,同时持续跟进改造的过程。”
谈及“公建民营”养老院与传统的民营养老院的区别,陈展文表示:“公建民营仍然有政府的作用,比如我们要求养老院优先接收祖庙街道辖区‘五保’、‘三无’人员,安置接收不少于总床位数的10%,这就体现了它的公益性。同时,政府针对养老院的定价也有监督机制。”
展望:养老服务需多方探索
记者了解到,祖庙街道是佛山中心城区的核心街区,辖区总人口约60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2万人,占禅城区老年人口60%以上。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陈展文告诉记者,目前祖庙街道主要有三种养老形式。其中,常见的养老形式是居家养老。据悉,2015年,祖庙街道启动“大数据·微服务”,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对长期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老人的居住分布、活动热力图等,提供了更为精准、贴心的服务。
而社区养老也是重要的养老形式,主要以居委会为中心,打造社区的星光老年之家、开展针对长者的医疗义诊等各种尊老敬老活动,让老年人在社区也能找到家的感觉。而机构养老则以敬老院为主。
针对机构养老的模式探索,陈展文认为:“公建民营是一个倡导的方向,但养老模式要多方面探索,民营养老院也有其市场需求。”
【记者】李贤 冯嘉敏 何波
【通讯员】李宗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