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搁浅抹香鲸发现“鲸鱼宝宝”,惠州或为它们建科普展厅

南方+ 记者

专家为鲸鱼幼体称重、量体长。

此前在大亚湾海域受困四天三夜,牵动无数人心的抹香鲸,16日在位于惠阳区平潭镇的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内接受解剖。据悉,本次解剖及制作标本工作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专家、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专家为主导,会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专家、香港海洋公园专家等20余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这头长10.78米,重14.18吨的成年雌性抹香鲸15日下午确认死亡,之后在大亚湾惠州港码头被大型吊车拖吊离海面,运往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邬刚介绍,在到达研究中心后,当即运来大量冰砖临时围住鲸鱼尸体,以减缓其变质的速度,尽量保证其不变质。

16日10时许,专家在解剖过程中发现抹香鲸乳房内有乳汁,推断这头抹香鲸应是哺乳期鲸鱼妈妈,或者正处于孕期。14时10分,专家继续解剖抹香鲸。扒开层层脂肪、清除完大滩暗红色的淤血之后,一个大磨盘状的胎盘坦露出来。厦门大学生物博物馆执行馆长、厦门市水陆生物研究所所长童慎汉当即表示,此为世界首次在解剖抹香鲸时发现胎盘。

16时55分,媒体通气会在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举行。“经解剖,我们意外发现胎盘内有抹香鲸胚胎。”在会上,童慎汉表示这是世界首次在解剖中发现抹香鲸胚胎,胚胎发育未成熟但已成型,体重为110.5公斤,体长2米,是一头雄性抹香鲸宝宝。

童慎汉表示,这一例怀孕抹香鲸解剖案例科研意义非常重大。抹香鲸的繁殖能力很差,每三到四年才繁殖一次,这头仍处于孕期的抹香鲸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了解母鲸鱼觅食期间的习性,为日后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留下宝贵信息。

童慎汉说,从施救到运至解剖,抹香鲸都整体保持完好,内脏也未发现受伤迹象,排除外伤致死。至于死因、年龄、孕周等信息还需等待一个月后的病理分析结果来揭晓,“抹香鲸的孕期为13个月,且年满5岁的抹香鲸才具备生育能力,可以初步推断此次搁浅惠州海域的抹香鲸年逾5岁”。

童慎汉介绍,第一天的解剖主要是完成抹香鲸体内部分内容物的分离,初步解剖需要3天,进一步的细化解剖需要半个月左右。其中,对于抹香鲸胚胎的解剖亦属首次,难度会比较大。标本制作将分成皮肤、内脏、骨骼以及胚胎4类标本来完成,耗时约半年。

邬刚表示,抹香鲸标本制作完成后将留在惠州。按照初步计划,标本将被放置于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的新建科研基地。该基地位于仲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内,目前保存有标本1000余件,其中大型剥制标本20余件,包括小抹香鲸、宽吻海豚、江豚等。远期计划有可能在惠东设立专门的抹香鲸科普展厅,向公众科普宣传海洋生物保护知识,提升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王彪 黄珊

编辑 谢志清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