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了!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要去三水芦苞祖庙参加北帝诞

南方+

规模宏大,建筑古典,三雕两塑一画,闻名遐迩。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佛山三水芦苞祖庙将于3月29日-31日,举行2017芦苞“胥江古镇·北帝诞庙会”。届时,颇具岭南特色的北帝祭祀、北帝巡游、北帝回宫、祈福放生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将逐一呈现,还原八百年前的大庙盛会,广大市民也能欣赏到千人太极表演、民俗文艺汇演、川剧变脸等传统民间艺术。

◎北帝诞庙会是一项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

在每一个佛山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祖庙,而祖庙的灵魂核心,就是北帝。佛山市民的生活离不开北帝,无论是做事前,还是事成之后,人们都会来到北帝像前进行祭祀,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拜了北帝才能心安理得地干活。

北帝又称黑帝,是道教司水之神。对于河网密布的珠三角来说,“北帝”是极为重要的神袛,因为传说中,他统理北方和所有水族,有水神之称。

北帝诞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个融民间信仰、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

佛山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腹地,为水泽之乡,因而在民间崇信的诸神中,北帝地位尤为显赫;加之宋代以来佛山“以鼓铸为业”,为防水患及火灾,佛山人自宋元丰年间始建供奉北帝的祖庙以保平安。明清以来,随着北帝崇拜的登峰造极,北帝逐渐人格化,成为主宰佛山侨寓和土著居民精神领域的“大父母”。 

千余年来,北帝和供奉他的祖庙都是作为佛山人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而在佛山,说起北帝诞庙会,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必然是佛山祖庙。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水芦苞有个800多年的胥江祖庙,与悦城龙母庙、佛山祖庙并列为广东省最有影响的三大古庙。

◎芦苞全民参与最大的群体性活动

芦苞胥江祖庙位于芦苞镇北郊,背临华山,面朝北江,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规模宏大,建筑样式古典,三雕两塑一画,闻名遐迩,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说是祖庙,但其中不仅建有道教的北帝庙、佛教的观音庙,还有儒教的文昌庙,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

2002年,经专家考究论证,芦苞祖庙被认定为中国“南武当”的主体庙宇,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俗称“北帝诞”,三水芦苞祖庙将在当日举办三月三北帝诞庙会!

北帝诞当日,举行北帝诞庙会巡游的传统,神像巡游的时间长达一天一夜。巡游时,有“肃静”“回避”“紫霄宫”“玄天上帝”等醒狮开路,之后是八宝仪仗和兵器仪仗,金童玉女、北帝神像端坐在神舆上,众仙贺诞跟随,经师祈福,在八音锣鼓的吹奏下威风凛凛的在镇内巡游。各街坊摆好宴席,点好香烛,恭迎北帝。

其实,神的出巡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祭祀仪式。“吉诞万古流芳,诚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社会和谐,百姓康宁,万业昌盛。”北帝诞庙会,表达了百姓希望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的美好心愿。

胥江祖庙三月三北帝诞作为芦苞当地百姓最大的群体性活动,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极力彰显着北帝的灵应、地位的隆崇,显示着鲜明的世俗性和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话你知!南湾借北帝的由来

芦苞胥江祖庙一直都有祭拜北帝的习俗。旧时,逢北帝诞日,芦苞民间有集资在祖庙举行贺诞的习俗,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烧大爆等仪式,祈求消灾解困,治水御火,社会和谐,百姓康宁,万业昌盛。

相传清朝末年(1908年),广州黄埔南湾村发生霍乱瘟疫,不少村民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导致有的人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有的人四肢冰凉肌肉抽搐,四处求医八方问药,身体亦未见好转,患者相继虚脱身亡,疫情不断蔓延,村中族老愁容满脸,苦无良策。

恰巧有个三水芦苞人在南湾村做长工,见此情状,说芦苞祖庙的北帝十分灵光,提议他们到三水芦苞借北帝神像到南湾村巡游,辟邪除魔。族老们大喜,于是派出村里几位后生乘船直奔三水芦苞的胥江祖庙。

小北帝被请回来了,全村人的精神为之一振,族中长者吩咐家家祭祀,户户上香,焚艾烧茅,肃然跪拜,接着把小北帝神像抬着在村内四处巡游。相传“借走”之后,患病的村民逐渐好转,第二年当地的墩头基村也发生瘟疫,再借“小北帝”,也生效了。今年80岁的南湾村民麦庆秋说,“南湾借北帝”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此后,“小北帝”一直居住在南湾村。南湾村村民为感恩芦苞北帝除瘟疫,便把小北帝神像放在村里的护龙古庙里供奉,以求得风调雨顺、百姓康宁。护龙古庙挂了一块木匾,上书“庙中主座南海水神北帝、观音、龙母、芦苞北帝、洪圣王次子原案等十多尊”。

◎“小北帝”回芦苞省亲还原历史习俗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冲击,芦苞祖庙的庙会习俗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胥江祖庙才开始小规模恢复“三月三北帝诞”民俗活动。 

2008年,胥江祖庙举行800周年庆典活动,北帝诞庙会开始大规模举办。

2013年,有芦苞热心人士到南湾村旅游,在护龙古庙看到芦苞北帝后,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小北帝”回芦苞省亲。

2014年,时隔百年,被借去“小北帝”像首次回家省亲。当时是由来自武当山的公孙清高道长等主持祈福祭祀仪式。此外,还原历史上的春祭祈福和庙会施斋等活动。 

此后,每年三月初三,芦苞胥江祖庙都会举行北帝诞,迎接“小北帝”回来。

民俗学家余婉韶女士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曾说:“沿江人民之所以信仰北帝,敬重北帝,是因为北帝一直都能保佑他们,带给人们好运气。”

若今年好运降临,他们会归功于北帝,继续拜祭以答谢神恩,祈祷好运再来;如果平淡地过完一年,既没有鸿运当头,也没有遭遇灭顶之灾,他们也会继续拜北帝,以求来年平平安安,好运降临;要是风浪不断,大家仍然会来拜北帝,希望时来运转。

一些移居外地的朋友,他们都说,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都会有北帝庙,虽然不同于家乡的祖庙,但他们依旧会回来芦苞胥江祖庙来参拜北帝,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的根。再次,他们还会介绍一些国外的友人参与到北帝诞的庙会中,这些外国人纷纷表示,芦苞胥江祖庙的北帝诞庙会体现出很浓厚的民族气息。

◎三月三,三水芦苞祖庙北帝诞约定你

一座庙带动一个城市,一个点引发一个镇的腾飞。芦苞有着近千年历史文化沉淀,当前,正全力加快文旅小镇建设,东部打造文旅时尚小镇,中部打造胥江古镇,全面提升城市价值。由文化带动旅游效益,由文旅带动城市升级发展,芦苞“胥江古镇”正蓄势待发,蜕变成闻名珠三角的特色名片。

今年,芦苞以北帝诞为契机,将举办“水乡韵 悦岭南——2017芦苞‘胥江古镇·北帝诞庙会'”,延续北帝祭祀、北帝巡游、北帝回宫等传统特色,为你还原800年前的大庙盛会。同时,融入了庙会美食汇、放生、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

【撰文】邢俏依 王伯乐

【通讯员】芦宣

编辑 邢俏依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