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身后的女人身陷“不雅照”风波,四海八荒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南周知道
+ 订阅

川普的社交礼仪频频被吐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强势、粗鲁成了人们对他的刻板印象。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当我们在吐槽“不雅”的时候,吐槽的是什么?

凯利安·康威,这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假如我告诉你,她,就是川普身后的女人呢?

与特朗普身边的女人梅兰娜、伊万卡不同,凯莉安·康威并非以绝世美颜闻名于世,她曾担任川普的竞选经理。川普竞选期间,面对主流媒体一面倒的唱衰,她曾在CNN的节目中舌战CNN名嘴"银狐"安德森·库珀。面对“银狐”尖锐的提问,她的回答条理清晰,语气不卑不亢,简直是现代海外版的“诸(kai)葛(li)亮(an)舌战银狐”。

可以说,川普登上总统宝座,与她的努力和贡献不无关系,她也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操盘总统选战致胜的女性。川普就任总统后投桃报李,让凯莉安担任发言人一职。她巧言善辩的才华得以继续施展,为川普发光发热。

是金子就会发光,是牛人就会闪光。才华横竖都溢,想不红都不行。前不久,凯莉安·康威就在推特被狠刷了一把存在感。令人尴尬的是,这次上热搜与她杰出的口才并没什么关系,而是与一张“不雅照”有关。

姿势不对,再好的照片也拍不出来?

照片中凯莉安穿着高跟鞋跪在总统办公室的沙发上为川普和到场的数十位来宾拍摄合影。(网络图)

穿!高!跟!鞋!跪!在!沙!发!上!

这一幕被法新社记者拍下并发在了官方推特上。刚开始还只是零星的评论,等到越来越多网友放大图片后,发现凯莉安尖细的鞋跟戳在沙发上时,大家开始讨论她的姿势是否不雅。

同川普合影的这数十位来宾均来自HBCUs,是美国各黑人大学的高层管理者。这次会面,本来被视为是川普对黑人群体的一种示好。合影拍摄毕,凯莉安继续跪坐在沙发上淡定地检查合影。场合如此正式,也难怪凯莉安的举动让网友不禁感慨其“不拘小节”,简直像在自己家一样。段子手们纷纷用最新的表情包(奥斯卡颁奖礼乌龙时的众星反应)来表达他的看到图片时的惊讶。

短短数小时,转发上千,评论上万。

以这样的方式上热搜,凯莉安本人恐怕也是不想的。但这次事件却意外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交礼仪的讨论。

学礼仪,涨姿势

何为社交礼仪?

人们普遍认为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即为社交礼仪。不过在中国,礼仪最早不是用来社交,而是用来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尊敬。它的造字结构也体现了这一点:禮字左边是“示”字旁,为祭祀的容器;右边加上一个“豊”字。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许多自然现象人们无法做出解释,于是寄希望于大自然。他们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

人们在共同采集、狩猎、饮食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习惯性的语言、动作,构成了社交礼仪的最初萌芽。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这时的礼也被打上了阶级烙印。为了维护统治,奴隶主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专门制定了一整套礼的形式和制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礼仪已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对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礼仪的内涵也由单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为了封建社会各阶级和谐相处,封建统治长治久安,人们的行为纳入封建道德的轨道中。儒家学派和程朱理学相继出现,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逐渐成为窒息人们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到了现代,人们思想逐渐解放,思维更开阔,传统的社交礼仪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再加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社交礼仪的内容变得越加丰富。

就拿最常见的握手礼来说吧,据说它来源于欧洲,自辛亥革命传入中国,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社交礼仪。不过在实际交往中,各个国家的习惯仍有不同。在日本,两人中的地位低者常会边鞠躬边握手或是双手握手以示尊敬;伊斯兰教圈的国家认为左手不洁,故握手只能用右手;韩国人握手时,另一只手并在腿侧或是放在手肘旁托住;而在泰国,比起握手,他们更习惯双手在胸前合掌。若不能入乡随俗,就难免产生误会。前几年比尔盖茨前往青瓦台拜会朴槿惠,握手时盖茨左手插兜被韩媒指“无理随性”。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社交礼仪也是尤为细节,男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相处的礼仪各有特点,吃饭的座次、发言的顺序皆有定例。

姿势对不对,其实因人而异

但是,这次的事件单用社交礼仪来解释,恐怕还远远不够。

奥巴马在白宫时就常常架脚办公,不论是独自翻阅文件,还是与属下开会,前面有什么他的脚就架什么。此前,却从未有网民大规模的进行讨论。如果说凯莉安穿鞋拍照脏了沙发,那为何没人心疼奥巴马面前的会议桌呢?与其说是因为从前的奥巴马与现在的凯莉安本就地位不同,倒不如说是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社交礼仪的容忍度不尽相同。

不止是凯莉安,川普本人的社交礼仪也被频频吐槽。川普习惯在握手时用力将对方拉向他,力度之大让人甚至会踉跄。美国国务卿雷克斯(Rex Tillerson)、副总统潘斯(Mike Pence)等无一幸免。多年前,川普与前任麻萨诸塞州州长米特(Mitt Romney)握手时,身高一米九的米特试图反制,谁知道仍被川普拉了过去。这样的握手方式在各国领导人间绝对算得上是另类。他强势霸道的动作不止一次被媒体挖苦。上个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川普在白宫会面。为了防止被川普拉走,安倍先是坚持坐着握手,再是将手举得略高于川普让其不好施力,整个“拔河”持续了近30秒。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心理学中,有种理论叫“成见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 从而在主观因素的作用下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或好或坏的“成见”。当大多数人都赞同强势和粗鲁等标签可以与川普划等号时,只要川普和其团队表现出一丁点倾向,这样的刻板印象就会再次被强化。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以偏概全和爱屋及乌往往同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

风波之后,凯莉安本人曾通过Fox News表示当时为了毫无遗漏的将在场嘉宾全部拍到,她只好跪坐在沙发上使用了这个奇怪的角度进行拍摄。为了画面能够更好看,低角度仰拍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凯莉安的话仍然没能解释她为什么没脱鞋。我们来替凯莉安出出招,假设她脱鞋了,负面评价就会彻底平息吗?事实上在一众差评中,没脱鞋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负面评论并未针对行为本身,而是为川普团队再减一分喝起了倒彩。

社交礼仪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换句话说衡量社交礼仪是否到位的标准不在自己,全看对方是否受用。凯莉安被大多数网民给差评的同时,与会的黑人学界代表没有一位对凯莉安的姿势表示异议,川普本人更是根本不会在意这些。那么揪着凯莉安不放的吃瓜群众们,为什么还能讨论得如此热烈呢?

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连他的呼吸都是错的。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