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洽购第三方支付牌照?让充值“名正言顺”

南方都市报

昨日,网上有传言称,滴滴出行以4.3亿元购买了一九付支付公司,为的是其手中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张牌照被业内视为互联网金融最基础的一张“入场券”,随着去年初央行宣布“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这张门票价格也水涨船高,2015年叫价2亿-3亿元的牌照去年都涨到6亿-8亿元,许多人对滴滴的价格大呼“捡了个大便宜”。

不过,南都记者向滴滴相关人士求证,其表示,出行是支付交易的重要场景,但滴滴“并无进入支付行业计划。”同样地,一九付母公司高鸿股份也在深交所公告称,“第三方支付牌照将于2017年6月26日到期,公司目前正在办理牌照续展之中,暂未考虑其他事宜。”但也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确实听说滴滴正在洽谈收购支付公司的事情。

滴滴捡了“大便宜”?

从央行官网及工商局注册资料显示,一九付成立于2010年,于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注册资金1亿元,此番传言收购要价4.3亿。

“价格才4.3亿,现在外面哪有这么便宜”,浙江一家小型支付公司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或因一九付续展尚未完成,趁此时机才可能达成上述价格。资料显示,一九付是第四批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要今年6月26日才完成续展。

“参照过去几家知名公司的收购价,全资收购一家互联网支付牌照一般需要10亿元以上,因此此次传出的收购价确实比较便宜。”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向南都记者如是表示。去年,美的收购神州通50%股份作价3亿元;小米收购捷付睿通也花了6亿元,而最大的一笔并购,上市公司海立美达收购联动优势91.56%则用了30亿元。

在支付牌照转让生意中,如何定价是关键问题。薛洪言表示,最主要的定价标准就是近期的市场价,此外基于牌照类型和牌照期限,以及是否有业务流水、团队情况,予以估值的增减。

实际上第三方支付牌照具有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境外支付等诸多的权限,而滴滴这次收购的一九付仅有互联网支付权益,这同样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另一位业内人士说,“从业务角度上说,一九付只有互联网支付,整体意义不大,也没法用到滴滴想要的汽车租赁、二手车之类的增值金融上。”

给自己“钱包”一个名分

对业务没什么作用,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还是热衷于“买买买”呢?———最基本的先让自己的“钱包”名正言顺。去年4月,美团支付因为被“央行约谈”而叫停,就是因为其没有支付牌照开通钱包。

“很多平台型公司开通钱包,提供充值、支付、提现等功能都是违规的。”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罗浩杰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消费者的支付购买的是平台自营业务就不需要第三方支付资质,但如果这个资金还需要转移到上游供应商就涉及牌照问题。

举例来说,滴滴、易到等平台司机都是兼职属性,因此需要支付资格;反之,首汽、神州等B2C平台都是自有员工则不需要。现在的共享单车实际上是单车租赁,使用自家服务,其押金、支付则不受牌照影响。同样地,小米也是去年收购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后才开通小米钱包,接入地铁卡、闪付等功能。

名正言顺是一方面,支付牌照带来的业务自主性也是平台更长远的目标。罗浩杰说,“现在支付宝与微信的APP支付费率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对于滴滴、美团这种大现金流平台,这个利润差价实际上是很大的。”去年4月,滴滴日均订单已经突破1000万,按每单10元算,每天产生的费率有几万元的资金。

更重要的还有数据。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说,“互联网金融最基础的特征是大流量与活跃交易,美团、滴滴、今日头条都有这种属性,他们比P2P更适合做互联网金融,而这个前提是能够掌握用户数据,如果通过其他支付软件就会受制于人。”有业内人士透露说,三年前,支付宝结算行招商银行曾经试图要求一手客户数据被支付宝拒绝,招商银行甚至以停止结算服务来威胁,而支付宝宁愿选择去其他银行开户也不愿妥协,这个事情最终以招商银行浙江地区一位行长的离职结束。

【记者】蔡辉 吴梦姗

【实习生】刘星辰


编辑 丁晓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