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美味变毒药!湛江人你能分辨虾虎鱼和弹涂鱼吗?

湛江日报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市有些地方出现了虾虎鱼集体中毒事件!

注意啦!现在,又正值虾虎鱼产量最高及毒素最强的时期,大家要吸取教训,在食用前认真分辨,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或许有些小伙伴还不认识虾虎鱼,也没意识到有毒的虾虎鱼有多可怕!

【虾虎鱼】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 "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种类达到2100多种。它们看上去身材短小,仅有几厘米长,有两条脊鳍,多数栖息于热带海水中,一部分生活在河流,溪流以及湖中。虾虎鱼是中国原生鱼家族中的一个数量、品种较多的成员,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

如何分辨有毒虾虎鱼?

虾虎鱼类是一种沿岸水边常见的中小型鱼类,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可口,是沿海居民喜爱的食物。但其个别种类具有河豚毒、雪卡毒素,特别是云斑裸颊虾虎鱼。由于虾虎鱼类种类在我市有25种之多,其中有毒品种群众不易区分出来,容易导致群众误食中毒。

斑尾复虾虎鱼

根据市海洋与渔业局几年来组织的调查,在我市共采集到虾虎鱼类25种,其中3种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在鱼的全身均有分布,不会因加工而去除。

湛江发现的3种有毒虾虎鱼分别是:云斑裸颊虾虎鱼、犬牙僵虾虎鱼、拟矛尾虾虎鱼。其中,云斑裸颊虾虎鱼有剧毒,食用2尾可致命。犬牙僵虾虎鱼有毒,但毒力和毒量远不如云斑裸颊虾虎鱼。拟矛尾虾虎鱼含毒量少,无食用中毒的报道。

云斑裸颊虾虎鱼

云斑裸颊虾虎鱼头的吻部、颊部、鳃盖部和项部均无鳞;背鳍前方无鳞,起点前有颇宽的无鳞区;体侧正中有3~4个大黑斑,最后的黑斑在尾鳍基底;背侧尚有2个或3个鞍状斑与体侧正中的大黑斑相间排列;头侧由眼至上颌,眼下至口角后方及鳃盖上方均有一暗色长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台湾海峡,大陆地区只有在湛江市流沙湾一带有发现。

犬牙僵虾虎鱼头侧和体侧有亮绿色和红色小点;体侧正中有5个较大的紫黑色斑块,排成一纵行。背侧有4~5个不规则紫黑色横斑与体侧斑块相间排列;胸鳍基部有2紫色小斑;肩胛部有1蓝绿色圆斑。犬牙僵虾虎鱼有毒,但毒力和毒量远不如云斑裸颊虾虎鱼。全市均有分布。

弹涂鱼和虾虎鱼你分得清吗?

在分类上,有毒虾虎鱼与平常市民俗称的跳鱼同属于虾虎鱼亚目,但它们分属不同的科,这些有毒虾虎鱼属于虾虎鱼科。而市民俗称的跳鱼属于弹涂鱼科,常见的种类有弹涂鱼、大弹涂鱼、青弹涂鱼。常见种类体色蓝褐色或灰棕色,弹涂鱼基本上是安全的。

云斑裸颊虾虎鱼与可食用的弹涂鱼(跳跳鱼)的鉴别:

头部:云斑裸颊虾虎鱼眼平或者凹,吻钝;弹涂鱼眼突出并能转动,吻尖。体色:云斑裸颊虾虎鱼通体偏黄色;弹涂鱼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侧纹:云斑裸颊虾虎鱼只有三块大综斑,背部有杂色。弹涂鱼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此外,弹涂鱼体液粘液较多。

中毒原因:云斑裸颊虾虎鱼为暖水性沿岸小型有毒鱼类,它所含的毒素是河豚毒素,全身有毒。该鱼种毒性强弱跟地域性和季节性有关,以春季含毒最高。

如误食有毒虾虎鱼要及时送院就诊

食用有毒虾虎鱼易引发急性中毒,中毒者先感觉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并四肢无力,严重者还出现全身麻痹等症状。

专家建议,在食用“跳跳鱼”前,要仔细做好鉴别,如出现中毒症状,要尽早催吐处理,并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


编辑 刘稳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